第四十章 杀鸡儆猴(3 / 4)
利的演员开始说台词。
罗纳德站在摄影机后方的安全区域,用肉眼看着他的表演。台词说的还算流畅,就是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恐,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站在摄影机后方,和他对戏的黑人教师吉姆。
摄影机缓慢的从上方一副莎士比亚“奥赛罗”的剧照上摇下来,直到蒙哥马利的全脸特写。
“我一直在军校读书,我的母亲是一位演员,不过她很忙,没时间管我,就让我上军校……”
摄影组的几位助理,在首席推拉员的指挥下,有控制地推动着摄影机。摄影机开始以非常慢的速度靠近演员,如果用摄影指导的术语来说,这是一个“极限特写”。
如果通过取景器来看的话,演员的脸从充满了整个取景框的红线,慢慢逐渐大过了取景框,画面集中在他惊慌的眼睛和卡壳的嘴巴上。
剧情里的蒙哥马利忘了接下来的台词。
“Cut!”
“很好,这一条冲印。”艾伦·帕克指示场记记下,然后对着第一助理导演说道:“我们再来一条。”
“每次我去参加派对的时候,总是担心别人会不喜欢我……”
咦?就算离得很远的罗纳德也感觉到了,这次演员的表演没有上一条好。那种在入学面试上忘词的害怕,尴尬,和无助的情绪,还是第一条最饱满。
原来如此!
艾伦·帕克是存心不和演员说话,然后上来就用一个超级巨大的特写镜头,近距离对着他。再加上之前扮演老师的吉姆,被艾伦揪住拍了几十条不让过,给这些年轻的演员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这种精神压力,很自然的反映在了演员的表演里,就好象他们参加入学面试面临的那种精神压力那样。所以第一条的情绪非常真实饱满。
而到了第二条,因为第一条通过了,演员的心理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疏解,所以自然演的情绪上不如第一条真实。
“啧”,罗纳德暗叹,这一招有点意思,导演看来是准备了很久,先是借故整戏剧老师吉姆,然后故意给扮演蒙哥马利的演员安排了一连串的打击。才有了他演出了那一条完美的表演。
“杀鸡儆猴这句成语的确有道理,不过这是孔夫子说的吗?”
下午的拍摄速度开始加快。因为是同一个面试地点,灯光布光的时候不用重新调整,只要根据每位演员的身高做些微调就行了。
上午对吉姆杀鸡儆猴的效果还在,几位演员都老老实实地完成了表演。
扮演腼腆的多丽丝的演员是莫琳·蒂菲,她长得很清秀,鼻子不大,黄头发,完全不像犹太裔,到有点像爱尔兰裔。不知道是演技高超,还是导演对她有额外的辅导,一次就拍完了高难度的入学面试哭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