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3 / 5)
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镇北侯,那个投敌二十四年的贺骁云,要回来了。
这句话如果出自齐王之口,即便是齐王登基为帝后,出自他的嘴中,这句话就是一个千古笑柄。可是如今这个话却是出自于与齐王为敌的燕王,如今的德顺帝口中。
德顺帝和贺骁云非亲非故,这番话说得自然是毫无私情。
昔日威震四方的镇北侯已经是白发苍苍,此时的他听到这话,在这前不得后不得的两军对阵之间,不由得泪流满面,仰天长叹。
灰白的须发从头盔之中散出,在苍劲灰败的天地间飘扬。
他仰脸大啸,对着天,对着地,对着那已经逝去的昔日帝王,大声吼道:
“谢皇上隆恩!”
老迈浑厚的声音响彻天地间,震得两军中所有的将士都不免心中发颤。这个老人这么大的年纪了,他所求的是什么,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封侯拜将名震四方?
他所求的,不过是一句原谅吧。
这是一个穷途末路的英雄,是一个把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的英雄。
远处的齐王,僵硬地立在那里,遥望着这个昔年曾经教导过自己骑射刀剑十八般武艺的亲舅舅,这个铁骨铮铮早已经为人夫为人父的男子忽而间跪在那里,泪流满面。
如果他的母妃泉下有知,是不是也能看到,他的舅父终于可以回来了。
他的母妃,临死前瞪大双眸,虽死而不能瞑目。
后来的很多年里,尽管他的父皇曾经多次试图和他修复昔日的父子亲情,可是他依然无法面对那个杀死了自己外家所有人的父皇。
可是如今他的舅父终于可以回来了,他的姥爷姥姥以及其他所有的舅父终于可以沉冤昭雪,从此正名。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贺的历史原型,一辈子留在了匈奴,一辈子都没有回来。不过我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是好的。当年他怀着怎么样的心情送走了十九年坚守得苏武,一个是矢志不渝,一个是投敌叛国,他那个时候的心情无人能想。不过多少年后,他在匈奴享有很高的地位,后代更是登上帝位,拓拔氏就是他的儿孙。可是苏武却在大汗并不得志,早早死了。
一个欣赏并善待自己的匈奴王,一个怀疑自己的大汉皇帝,气节和现实,我也不知道哪个更重要。
附上传说是他写的一首诗
径万里兮度沙漠。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
虽欲报恩将安归。
☆、第213章
站在两军对垒之中的贺骁云,面朝苍天仰起颈子哈哈大笑,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