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1 / 5)
且说先前, 赵黼出了县衙后, 才蓦地醒悟不知可园在哪个方向, 正门子听了动静, 探头来看, 被赵黼一把抓住。
门子听了问, 忙道:“世子原来是想去典史家里么?可园是从这里往右边儿去, 直走过了西仓街口,从题扇桥上过,然后就能看见很大的门首……”
赵黼将他放开, 如一阵疾风,消失在这清冷幽静,微微有些爆竹气息的夜色之中。
赵黼本猜测崔云鬟之所以消失的这样杳无音信, 必定有人在背后相助。
他算计过许多人, 但最终目光落在了白樘身上。
可是,虽然从蒋勋口中早就知道白清辉被外放到会稽, 他却并没就想, 崔云鬟会也这样凑巧的在会稽。
因为这看起来, 本就是一万个不可能。
若白樘知道云鬟在会稽, 又怎会把白清辉放来此地?他明明竭力为崔云鬟“善后”, 赵黼迟早会知道清辉的去向,难道不怕赵黼会由此怀疑?
后来跟清辉见面儿, 赵黼旁敲侧击,白樘为了金铺案件曾途径此地, 但却不曾停留, 连见清辉一面儿都不曾。
以白樘素来为人,这般性情,他也绝不会多嘴到将云鬟的下落透露给清辉。
故而清辉会来会稽,只也是个巧合而已。
所以赵黼并没疑心云鬟如今偏生在清辉身旁,更万万不能去信。
却只是想从清辉身上探听到白樘相关。
他又怎会知道,偏偏白清辉跟崔云鬟选择了同一个水乡小城,而白樘的性情他的确是摸的很透——白樘果然并没跟清辉透露有关云鬟的事,甚至在听说清辉想到会稽之时,白樘虽然诧异,却也并未硬加阻止。
对他而言,能做的已经都做了,至于清辉的选择,他并不会格外干涉。
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了。
……谢凤。
典史……
赵黼心底想到这个名字,这个称呼,想起自己初来会稽,经过小藤花胡同,眼前所见的那一角墨青色官袍。
想到当看见他不期而至,白清辉瞬间的错愕——只因他天生冷淡,所以赵黼当时才未看清楚他眼底那错愕底下的一抹惊悸之意。
后来,他特意起身叫了霍捕头,秘密地低声吩咐。
如今赵黼才明白,当时清辉,是叫这姓霍的去给崔云鬟通风报信,避免让他们两人不期而遇罢了。
怪不得他前往余杭之时,格外冷淡。
怪不得在县衙里说起崔云鬟,他会那样回答。
怪不得看见赵黼去了现场,他竟强硬阻拦。——那时候,他说“典史在里头……”,他竟正大光明,当着自己的面儿瞒天过海!
以及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