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6)
且说在河畔, 周天水放的那莲花灯不合竟被顽童们打灭了。云鬟目送自己那盏倒是轻轻快快地远去, 心中一笑。
回身之时, 却见周天水兀自恼恨地盯着水上那盏将要沉了的莲花灯, 她打量其面色, 心中越发诧异, 便说:“不如再买一盏?”
周天水甩手道:“罢了, 不过是个玩意儿。”话虽如此,神情却有些失落。
因离了原地,不见了旺儿林嬷嬷等, 云鬟生怕他们担心,又见周天水意兴懒怠地,便道:“我该回去了。”
周天水闻言:“怕什么?莫非还怕徐大公子追来么?”
又笑道:“横竖已经出来了, 且放开胸怀, 好生游乐罢了。”
当下便丢了那花灯不理,只陪着云鬟又走了一段。
因又说起本地胜景来, 便约云鬟改日同游兰亭、曹娥庙、戒珠寺等地, 竟又极快振作起来, 不以方才的花灯为意了。
正走间, 便见旺儿露珠儿等正东张西望地找人呢, 见了周天水陪着而来,才欢天喜地上来接着, 道:“林嬷嬷见没了人,着急的了不得, 快随我们回去。”
当下过了十五, 才进了三月,本地却生出一件稀罕事来。
原来只因为韩伯曹辞了捕头一职,又选不上好的来,故而一直到如今,本县捕头尚且空缺,如今过了节,正是迫在眉睫,郑盛世因召集了县丞主簿,巡检,典史等,商议过后,便请了一人暂代捕头之职。
这位却不是别人,竟正是徐府的徐大少爷,徐沉舟。
云鬟听说这消息之后,只觉匪夷所思,想想徐沉舟那模样,万想不出他任职本县捕头到底是何情形。
这一日,因先前约好了,周天水绝早前来,请云鬟同游兰亭。
云鬟乘车,周天水骑马,出城又走了小半个时辰方到。
却见果然好一派风光,正似《兰亭集序》中所言,当真是前有“崇山峻岭”,身侧“茂林修竹”,且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路上又有许多古字题迹,两下映衬,景致怡人,风雅非常,怪道许多文人墨客最喜,时常呼朋待友,前来吟咏赏玩。
将近中午,便在骋怀亭内歇息,周天水见她今日着一件玉兰白的缎子衣裳,玄色束发,越发显得清净秀丽,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周天水暗中赞叹,便道:“元宵那夜,我看你终于穿了我送去的衣裳,倒果然是极合身,也甚是好看,如今天气慢慢热了,待我再送两件儿这会子能穿的,必然更佳。”
云鬟忙道:“委实不敢再消受。”
周天水笑道:“哪里话,我并不把你当外人,你也不必跟我客套,只要你别嫌弃,肯穿上身儿就行了。”
两人说了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