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71节(5 / 8)

方方面面考虑下来,令得太皇太后庾氏做出了依旧让小皇帝曹桂坐在皇位上的打算。

不过,当她病重弥留之时,她还是对小皇帝的皇位表示了担心。所以,她要求宗室内的那些王爷们要支持小皇帝,然后和强臣合作,使得景国依旧维持这种平衡以及安稳的局面。

在见了宗室里面的皇孙们后,太皇太后又让人宣传统的强臣之家,王家,谢家,庾家等几家的家主或者在朝为官的人进宫来见她。她要他们在她死后依旧要辅佐小皇帝,让他们和在朝的王爷们合作,共同维持安稳的局面,让百姓得以发展生产,安居乐业。

谢庄和王涛带头答应了。

太皇太后这才闭了眼,阖然而逝。

尽管太皇太后说了在她死后,丧事从简。但是小皇帝曹桂依旧是下诏为太皇太后大肆操办丧事。太皇太后庾氏经历五朝,威望极高,她的薨逝到底还是让景国的朝局有了些微变化。

比如说以前一直对太皇太后有所忌讳的某些人就开始为谋求一己私利,或者谋求更大的权力蠢蠢欲动了。

这里面就有武陵睿王曹焕,还有鄱阳王曹瑗,以及曹瑗的母后,皇太后殷舜华。

曹焕谋求在朝廷里获得更大的权力,比如说得到录尚书事这样的宰相之权。而鄱阳王曹瑗当然是想要取代小皇帝曹桂为帝,因为他觉得他才是皇位最理所当然的继承人。他乃是母后和已经崩了的父皇的嫡出第二子,按照皇位的继承顺序排在他大哥之后。他大哥被桓翌废了,又迁往荆州,按理也该是他当皇帝啊。可是偏偏他的庶弟,还是年纪最小的当了皇帝。

当初桓翌是抱着什么目的扶持年纪最小的曹桂做了皇帝,大家都心知肚明。

既然桓翌死了,他扶持的什么小皇帝是不是该退位?然后将皇位还给他这个正当的继承人。

但是偏偏没有,太皇太后在世时,连提都没提这档子事儿。

曹瑗心里虽然有不满,但是迫于祖母的威势,他不敢有丝毫的表露。他有抱怨,也只是和他母后,皇太后殷舜华说。

他母后提起这档子事儿,也来气。但是殷舜华也比较畏惧她那个婆婆,太皇太后庾氏,故而两母子不满也只能装在心里了。

但是等太皇太后一死,两母子也就开始打起主意,想要将小皇帝曹桂给赶下帝位,从而让曹瑗当上皇帝。

不过小皇帝没有错处,又加上太皇太后薨逝之前跟宗室还有强臣都有交代,让他们帮着维护小皇帝的统治,而绝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他们要想取代小皇帝就必须要得到那些人的支持才行。但是很显然,当初在太皇太后病榻跟前答应了太皇太后的诸位强臣和宗室王爷是不太可能做出支持曹瑗,废掉曹桂之举的。

而且要想说服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