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4 / 8)
允许有人替代曹姓皇族,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既得利益就会面临调整甚至因为这种替代而失去。所以,那时候王灵做为权臣,手握重兵,攻击建康,意图取代文帝而自立,跟现在桓翌的角色相似,可是强大如王灵,依然兵败。
谢庄借用此事提醒桓翌,若是他非要逼着年轻的皇帝封王,那么其他的领兵的世家大族是不会坐视不理的。到时候,必定会群起而攻之,不知道他能否抵挡得住,可有自信比当年的王灵更强?
见桓翌终于被自己的话给震住了,谢庄又说了句:“既然大将军要做忠臣,就不要让陛下夜不能寐,建康城外那些荆州兵士还是让他们早些回去与父母妻子儿女团聚过年罢。”
桓翌不语,对于谢庄的话不置可否。
谢庄也知道桓翌可不是那种被自己几句话就给说动的人,他绝对不会轻易地打消想要封王的目的。自己还没有拿出诱饵呢,他岂会就这么上钩了?
于是等了等,他说:“陛下说了,他不敢违背祖制封异姓王,还请大将军另要个封赏。他说了,大将军有功于景国社稷,除了违背祖制封异性王,其他的都好说,比如说可以为大将军加上‘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桓翌一听果然心动了。
“是的,陛下是这么说的。”
“……子安,你难得来我这里,当年你兄长跟我赏雪饮酒高谈阔论还历历在目。择日不如撞日,你瞧,外头下雪了,不如我们饮上几杯?”桓翌指着窗外笑道。
他已经转移开了严肃的话题,笑着邀请谢庄赏雪饮酒,谢庄知道,看来这一回桓翌带领五万荆州精兵来建康逼迫皇帝封王之事要告一段落了。桓翌听进了自己的劝,他不敢兵行险着,真跟皇帝兵戎相见,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战胜皇帝。那么,接受次一级的录尚书事也是不错的。桓翌留在了建康,做大将军兼录尚书事,比放他回荆州好太多。虽然桓翌做了大将军兼录尚书事,极有可能趁机打击异己,在朝廷竖立更高的威望,做出更多有利于桓氏家族的安排。但好歹目前这一关算是过了。说起来,这也就是吃慢性毒药跟急性毒药的区别。不同的是,慢性毒药还以有时间挽救,可要是急性毒药必定一命呜呼。
所以,先度过眼前这一次危机再说,以后只能徐徐图之了。另外,谢节豫州那边也需要时间招兵买马恢复到谢岩兵败之前的兵员。也许,最后难免桓翌还是会对皇帝不利,但那时诸世家大族和皇帝也有防备了,桓翌要动手也会遇到更高的难度,胜负难以预料。平衡的局面会一直继续下去,景元帝东渡以来,景国就如同一艘到处都有可能破掉沉没行使于风雨之中的大船,那些强臣和世家大族都是船员,分别使出手段来,使得这艘时刻都有可能倾覆的大船奇怪地不倾覆,未来大致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