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4 / 9)
接话:“三则嘛,还可以帮忙,让阿姊歇会儿。”
谢绣姬向谢妙容伸出大拇指:“十五妹果然聪慧!”
谢妙容“呵呵”笑两声,接着打了个喷嚏,又搓了搓鼻子,奇怪道:“你这院子里又没有什么花让我鼻子过敏,到底是又在说我坏话呢?”
谢绣姬递给她蘸了墨汁的毛笔:“我看不是说你的好话,而是又有人想让你做他们家里的媳妇儿呢。”
谢妙容接过笔去开始抄起经来,埋怨她姐尽胡说。
还别说,谢绣姬猜对了,这会儿还真有几家的内宅的妇人在说关于谢妙容的话。
头一个就是萧弘他阿母孔氏和他嫂子庐陵长公主。上巳节谢妙容做出绝佳诗句的事情传到了孔氏耳朵里,恰巧庐陵长公主最近在萧府小住,早晨起来到她这边来向她这个婆婆请安。
孔氏哪能真让她这个公主媳妇来请安,不过意思一下就行了,见她来了,就让她跟着自己一起坐下吃朝食。
两个人静静吃完朝食,接着又饮茶闲谈,孔氏就说起了她听说的谢妙容做的那首诗,然后笑:“我初听别人说这首诗是上巳节那天,有人在咱们萧府做出来的,还吃了一惊呢,想到底是谁做得这样好诗。后来人家告诉我是公主你主持的曲水流觞宴上谢家十五娘做的,我就更吃惊了。这谢家十五娘我也知道,我也见过。头几年小几岁的时候,跟咱们家三郎可是不对付,两人见面就跟冤家似的。这两年跟三郎处好了,也常来常往的,那女郎还捣鼓了个什么木器店,听说很赚钱,如今又做出这样好诗,可见其才华也颇惊人,不愧是谢大名士的女儿。只是此女其貌不扬,不如她那几个姐姐漂亮,但要说聪慧,我看谢家的姐妹的脑子都长到她一个人身上去了。你看她那几个姐姐,前面两个婚姻多磋磨,后面两个吧,嫁的人也不怎么样。如今这最小的一个,脑子这么好使,身体还好,有儿郎的人家娶去做媳妇还是不错的。”
☆、第143章 14.3
庐陵长公主一听,就也笑了笑,问孔氏:“阿姑可是有为三郎定下谢家十五娘的意思么?”
不想孔氏却叹气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三弟性子倔,按说他这年纪也该定下一门儿亲事了,可他就是不愿意,非得要去挣个什么功名,还要当上将军才定亲。我也不怕跟你说,先前我有意定下阮家十二娘的,那女郎脾性好,孝顺,嘴也甜,而且她的门第还有容貌都上佳,还跟三郎只差一岁。可是跟三郎透了透风,他却死活不同意,说他非得过两年才愿意定下。你说,我能怎么办?”
庐陵长公主偏头想了想,提出她的疑问:“别不是三弟不喜欢那阮家十二娘,所以坚持己见,说他非得等两年再议亲。”
“哎呀,倒是你提醒了我。极有可能三郎还真是不喜欢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