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3 / 9)
衡秦国兵马的进犯。当时,担任豫州刺史的是谢岩,皇帝的母后出自谢氏。
因为这样的姻亲关系,皇帝当然是信任谢家的人,认为就算谢岩带着豫州兵马击退秦国的进犯,立功坐大,也比桓翌更添威势来得稳当。并且皇帝还有让谢家趁着这一次击退秦国,在战争中做大,将来牵制桓翌的打算。所以,曹安力排众议,否定了大部分朝臣要桓翌带领荆州兵去击退秦国的建议。这是新皇帝即位以来做出的首个重大的决定,所以老臣们最后还是让步了。
谢庄从朝堂上退回去,到家里把这决定首先就告诉了其母姜氏。姜氏一听当然是担心自己这第四个儿子难当大任,所以催促谢庄一定要派两个得力的人去帮他,而且还要让他随时将前方的军情写信回来告诉谢庄,要谢庄随时给谢岩拿主意。
姜氏并没有抱怨新皇帝多此一举,明明有荆州兵可以调动,反而却要谢岩带领的豫州兵去顶上。别看姜氏整日家呆在内宅不出门儿,可她对整个景国的大事儿却门清,每一次休沐,她都会让谢庄说些朝廷里发生的事情给她听,还有朝廷实施的政策,起用了那些人,这些人又做了什么官,她都要晓得。除此之外,去建康城里各大一流士族之家走动,她也会竖着耳朵听一些貌似跟朝堂上无关的事情,比如说谁家跟谁家联姻了,谁家死了人,谁家生了孩子,以及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的轶事秘闻。
这两方面加起来,让姜氏这个谢家的老祖宗对整个朝廷以及各大家族的事情都十分清楚,在此基础上她就能看到很多人从表面完全无法看清楚的东西。
“看来新帝到底是不放心桓家,所以明明派荆州兵去对付秦国的袭扰更方便,可他却偏偏让老四带领豫州兵马去抗秦。但是我始终担心老四,他那个人有些虚浮不务实,对于行军布阵往往夸夸其谈多,而临阵经验少,我就怕他吃亏败北。”姜氏忧心忡忡道。
谢庄叹口气,接话:“阿母,我何尝不是和你一样,可今日在朝堂上,你没看到圣上那脸阴得,底下朝臣们给他面子,瞧他如此不高兴,也就没有再抗议他要老四带领豫州兵马去抗击秦**马的袭扰的意思。儿就是想着圣上如此安排的深意,也就没有再反对他,不然圣上还以为我袒护自己家兄弟,畏战,只知道安享尊荣。其实,我回来一想,圣上这么安排也是不得已为之。桓翌要可信,他又岂会不用他。自打桓翌征伐李汗,收复益州后,天下震动,威名远播,连先帝见了他也要礼让三分。何况新帝即位,人又年轻,就更是忌惮桓翌了。若是让桓翌再击退秦军,到时候新帝在桓翌面前就更加羸弱了。当今圣上又岂愿如此?”
姜氏道:“我们谢家也是圣上唯一能倚仗的外戚,咱们不去出这个头,又有谁能去。圣上的几个皇弟年纪都小,没有人在朝堂上能帮他,自打他父皇称帝,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