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二百二十八章:遮日(4 / 5)

「河东徐晃。」

徐晃说完这话,就感觉自己视线一暗。他抬起头,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遮挡着他背后的大日,那人抽出环首刀,架在了自己脖颈上,问了一句:

「愿降吗?」

徐晃死寂的眼神闪过一丝迷茫,他看清了这人,之前骑战时,他一矟顶在这人的铠甲上,但随后就被这人一矟抽翻落马。….

张冲又问了一句:

「愿降吗?」

徐晃摇晃着战了起来,望了一下,西北方,嘲笑了一下。

然后推金山,倒玉柱,对着那隐在大日里的男人跪了下来。

此时,这一幅场景在战场上随处可见,无数汉兵向昔日的奴仆黔首,跪了下来。而这一切,都被时光凝固成了一副油画——

战争的悲哀就是,个人的努力和整个战争的走势好像毫无关系。

此刻,在颍水东岸战场上的左军司马孙坚就悲哀的发现,难道真的是命途多舛吗?自黄巾起兵以来,他随右中郎将朱儁东征西讨三月了,但在这颍阳之野转瞬成空。

他与麾下的江淮儿郎们,勉力厮杀,终于击破了阵前的一万太平道,但忽然河对岸的皇甫嵩军团就溃退了。

他已经能想象主帅朱儁那难堪的表情,毕竟谁被抛弃在战场,谁都会如此。说实话,孙坚对皇甫嵩还是非常尊重的,或者说他们这类江淮武人都对西州武人有一种莫名的尊敬或者直白点就是敬畏。

本朝立国二百载,西州武人就在边疆厮杀了一百载,孙坚他们这些荒漠江淮之地的武人,谁不是听着这些前辈的传说长大的。

而现在,皇甫嵩老帅好大的名声,然后就这?被一群汝南的黄巾蛾贼就打崩了?

显然,到现在,颍水东岸的朱儁军团,并不知道泰山军的存在,甚至对老帅皇甫嵩战前一系列布置,也毫不知情。

一条颍水岂能隔断两大军团的联络,隔开他们的是人心呀。

孙坚悲哀其命途多舛,在孙坚前方的黄巾连砦内,马元义的悲哀也伤恸成河。

此时马元义颓然地坐在了胡床上,边上是浑身湿透的波才的扈兵在那抽噎。听着波才族人的陈述,马元义看着桉几上那凋枯的波才的首级,泣不成声。

马元义对波才有知遇和提携之恩。一直以太平道事业为使命的马元义向来愿意发掘教内的菁华,而这波才就是他马元义发掘的,其人一直被马元义视为天生的将才,是要在黄天大业护教的。

而现在,直接阴阳两隔,岂不让人伤恸难过。

最后,马元义抱着波才的尸首哭了一会,再众将的劝慰下,才缓了过来。

看着众将欲言又止的样子,马元义如何不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