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299.第299章 食物链(2 / 3)

孙汝岳想了半天,才气道:“我和实验动物争权夺利什么,我宁愿当石头。”

回过头来,另两人都走远了。

实验室。

唐集中先是对杨锐好一通赞扬,等到气氛浓烈了以后,才拿出一个红包,道:“这是对你的额外奖励,从经费里走的账,你拿回去,好好休息,想吃点什么吃点什么,想喝点什么喝点什么。”

这还是杨锐第一次得红包,一阵不明白。

唐集中哈哈一笑,说:“没多少钱,就是一个心意,你在实验室的工作非常好,我和其他几位老师都很满意,商量了一下啊,决定给你一点物质奖励,保持目前的状态。”

杨锐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做了十数项尝试,目前长期坚持的主要就是试剂和溶剂的标准化处理,以及最重要的实验记录。

这两项,国内的某些书籍中虽然有强调,能贯彻下来的却很少,就是那些大犇级的归国教授,很多也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或者就是忙的顾不上做管理。

或者说,这也是80年代的生物实验较为简单的缘故。

杨锐在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也不注意实验记录,有时候是实验做完了,才去做记录,漏记了也不去补充。

但是,人做实验的时候思维清晰,不代表实验做完了就能历历在目,到最后做记录,期间是滴定了0。5还是0。55,那又哪能每个都记得。

不能做出完整的记录,重复实验就会出问题,走过的错误路线就有可能要再走一遍。

试剂和溶剂的标准化处理同样重要。国内的某个科研小组在做杂da反应中,就曾出现过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酸越纯,反应结果越差的情况,他们进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有可能被部分氧化成苯甲*酸,从而发现使用酸作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结果。

这听起来像是未做标准化的试剂和溶剂立功了,可实际上,这只是败中求胜而已。如果没有最后的分析过程,前期的实验可以说是全盘失败,而在试剂中含有自己都不清楚的东西的时候,实验设计完全是无根之萍,可以想象,根据之前的实验制定的新方案,也会出现无数的问题。

唐集中和其他教授一样忙的要死,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只能粗略说明,简单管理,更多的是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自我控制,而像是杨锐这样的优秀小老板,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唐集中因此将许多以前必须科研民工才能做的工作,转交给了科研狗们,大大的解放了自己助手的工作量,从而将实验进程推快了一大截。

而科研狗们因为承担了一些科研民工们才能承担的工作,逼格也瞬间提高,进化的速度也加快了。这也是杨锐不停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反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