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6章 无微不至(4 / 5)
,我们三厂也拿了一个名额,多亏杨锐帮忙说话,我想感谢一下,送多少礼,人家回多少礼……所以说,你们别客气,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使劲命令。”
景存诚多少有些听明白了,杨锐因为本人的技术原因,竟然掌握着许多工厂的生杀大权。
做过中纺副总的景存诚很明白,对一家国企工厂来说,技术整改或者技术革新之类的权力有多大。国企工厂不像是私企工厂,你不能想买机器就买机器,想换生产线就换生产线,这些都得申请,要上级部门批准才行,申请的难度是很高的,不亚于一次全方面的政府公关。反过来,若是上级部门有意向给下属工厂增加机器,改进生产线,抢到此机会的工厂就能很容易的得到新机器乃至新的生产线。
另外,国企每年都要上缴利润,在早些年,所有利润都是要上缴的,一分钱都不能剩下来。而企业要用钱的时候,又要找上级部门要下来。
而作为工厂,增加机器,改进技术,更替生产线是必须的工作,三五年尚可,十年八年能坚持,十几年下来,就要落后淘汰了。80年代的国企不行,很多都是被运动给耽搁了。
到了80年代初,再投入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对于想要新设备新生产线的工厂来说,谁有技改大权,谁就是再生父母。
唯一让景存诚想不明白的就是,杨锐怎么获得此权力的。
他犹豫了一下,问:“杨锐的技术厉害?”
“厉害,厉害的很,我这么说吧,他的水平就等于是制药厂的八级工。”韩大姐再次翘起了大拇指,这些天,他们和老外交流,用的全是指头。
制药厂有没有八级工,景存诚不清楚,可中纺下面的八级工,景存诚可是每个都认识,每一个都佩服。
当年的中纺总公司喊着大干快上,完成政治任务的时候,许多工作都是全凭高水平的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完成的,可以说,某些项目之所以能进行下去,某些工厂之所以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全是依靠某一个或两个高级技工的,用他们开会时的话来说,中纺的总经理能换,高级工不能少。
但是,八级工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景存诚有些不相信,却没有说出来。
韩大姐察言观色,呵呵一笑,直接问:“不信?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景存诚奇怪,技术怎么看?难不成酒店还有工厂不行。
几个人在前面走,韩大姐带来的人推着行李车在后面走。81年河东省刚赚了些钱的时候,省委就命重金装修平江饭店,现在从接待大厅到后楼,几条主要通道都铺着瓷砖,墙壁和走廊亦是雕梁画栋,点缀着精致的壁画,高档感十足。
而景存诚等人进入的后楼,更是按照日本的酒店标准来装修的,一些材料也采买自日本和欧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