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3章 运气(3 / 4)
应当是可以敞开门安排的。
海处长心里有了计较,说:“我明白了,要是证实了技术属实,您有没有兴趣看一下?”
捷利康将股份从50%降低到了45%,并不是简单的减少了5%,而是放弃了控股权。如果杨锐和国医外贸联合,就能决定新的合资工厂走向。
海处长觉得,要是将杨锐拉入体制内,进入某个研究所,国医外贸的掌控力将大大提升。
这种想法早在西捷工厂时期,海处长就有考虑过,现在只是更加强化了这种念头。
他觉得,有余教授帮忙的话,无论是研究所那边,还是杨锐这边,自己都会更好说话。
余教授被他说的也好奇了,说道:“你们证实了技术,我一定要看一看的,要是可能的话,你们可以来中科大,给我们的学生和教师演示一下,如果不方便,我就抽空过去。”
“我们给您去演示,怎么能让您跑过来。”海处长哈哈的笑着,话也说的好听。
就像是平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所长沈平辉,在必要时的时候,会以省内生物专业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省级领导面前一样,目前号称中国第一高校的中科大,在学界联系政界的路上并不落后,余教授在圈子里的声望,也是相当高的。
这种大牛级人物,和普通的小教授,是两个等级的,海处长也要小心对待才行。
结束了与余教授的电话,海处长安心等了两天,终于见到了从英国飞来的捷利康首席代表特拉普。
他这次带了四名手下,以及能塞一辆吉普车的十多种仪器,在中国借用仪器设备有多难,特拉普上次来就领教过了,这次可不想再体验一次。
国内的研究所,很多情况下都不给人直接用仪器的,而是让你列出要求,然后派专人操作,生怕任何一点失误弄坏了仪器。
特拉普却不习惯这种做法,此次前来,干脆从香港装了一车的仪器,准备用完了就捐助给国内的几所大学,这也是捷利康在中国投资的各种协议之一。
特拉普将仪器送到西堡中学,然后与杨锐共同进行精制茄尼醇的实验。
在一些关键步骤方面,杨锐仍然拒绝透漏,但数量却比上一次的要少,毕竟,他现在也是有钱注册专利的人了。
精制茄尼醇的实验非常顺利,特拉普更是给出了满分的评价,给了捷利康和国医外贸以极大的信心。
海处长和弗兰奇迫不及待的就新建合资厂的协议与杨锐进行三方签字。
由于华锐制药公司是香港公司,新的合资工厂就变成了中英港三方合资,大牌的飞起。
不过,为了尽量减少选择粗制茄尼醇工厂时的麻烦,三方并没有对外宣传协议,而是任由海处长先与各个企业谈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