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家的小娇娘_分节阅读_124(3 / 3)
然已经决定的事,二房两口子也不再犹豫,抓紧时间就将这事办了,也好赶上开春私塾里收学生的时间。
大溪村是没有私塾的,倒是邻村有一个。小时候卢广智便总是去那家私塾偷听先生给人授课,所以就将两人启蒙的地方定在了那家私塾。
卢明海亲自带着两个儿子走了一趟,让先生看过以后,送去束脩,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
一个人一年的束脩差不多要五两银子,两个人就是十两,也难怪之前梅氏会那么犹豫了。
到底事情已经定了下来,接下来应该想得是怎么供两个小的念下去。
卢广义打算播了种,便去镇上或是县里打零工。卢明海打算以后多做些豆腐去卖,至于卢娇月则有感二弟所言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决定为家里再想一个来钱的路子。
受到桂丫的启发,她找了梅氏,对她说去县里摆个小摊子的想法。
梅氏听完女儿的话,有些不能接受。
虽然梅氏平日里性格及为人处事,都是北方女子的秉性,到底还是有些受柳氏的影响,觉得妇道人家不该四处抛头露面。那次为了给大儿子成亲,她去镇上做了一段时间的工,对她来说已是极致了,又怎么能接受女儿说去县里摆摊的说法。
可卢娇月并没有放弃,她将桂丫家拿来做例子。现如今桂丫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从她每日在二房这边拿的豆浆,以及二房分到的银子,就能看出。卢娇月想得挺简单的,既然桂丫在镇上的生意就能如此好,她家应该也可以。当然肯定是不能和桂丫抢生意的,那么他们家就去县里做。
摆一个小摊,每个月赚上几两银子,也够供两个弟弟念书了。
梅氏陷入沉思,她并没有当即就答应下来,而是连着想了几日,才又跟卢娇月说起这个办法施行的困难。
首先县里太远,去一趟要许久,总不能他们住在县里摆摊。光是家里这一摊子事,她就无法放下心来。
这个问题卢娇月早就想过了,她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银子给家里买头驴子。平时可以用来拉磨,减轻爹和大哥的负担,还可以套车去县里。
驴子的力气小,负重不了多少,但她们可以学桂丫家,在县里找个地方寄存东西,平日里驴车只用管捎人以及运送一些小件东西就成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
梅氏还在考虑,卢娇月便去找卢明海和卢广义说了,在她的强行要求下,两人答应用她的银子买头驴子。至于去县里摆摊的事情,因为两人也没空,只能指着梅氏,所以还是要梅氏自己想。
梅氏并未想太久,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