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2 / 6)
明明这种情况上演过无数次,可每次韩进心中都无法平静,不过他知道他说什么,他娘都不会听的,遂冷冷地道:“不用了,我吃过饭才回来的,我先回屋了。”说完,他便往自己的那间屋去了。
而庄氏也顾不得再跟韩进说话,而是转头好声好气问继子想吃什么,韩大山借坡下驴,大着声音站在院子里与庄氏说话,不外乎就想显示庄氏对自己这个继子有多么好,对韩进这个亲儿子有多么差。
不一会儿,庄氏便去灶房里忙去了,大抵又是忙着去给她继子做饭。
听着外面的动静,躺在炕上双手枕在脑后的韩进,脸上挂起一抹讥讽的笑。
当年家乡闹旱灾,赤地千里,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韩进的爹便带着一家人同一个村的村民逃荒出来。
出来后才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到处都是拖儿带女逃荒出来的灾民。
天气炎热,入目之间全是满脸恐慌之色的人们。其实若不是到了绝境,没人会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丢下家里的房子和地,以灾民的身份四处流窜。
灾民太多了,没有城池愿意放他们进去,他们只能从一个地方又辗转到另一个地方。大家出来之前随身携带的最后那点儿粮食早已吃完,只能见着什么吃什么,树根树皮、野草,甚至是泥土。就像是蝗虫过境,一波灾民过后,留下的只是一片荒芜的土地。
到了最后,能吃的都被吃光了,渐渐就开始死人。
死的人越来越多,瘟疫开始蔓延。
当大面积瘟疫散播开来,本就丑恶的人性更加丑陋,竟繁衍到人竞相食的地步,而此时韩进一家的境况也到了绝路。
韩进的爹是个读书人,本身家境也殷实,坐拥百十亩良田,美妻娇儿,日子过得也算和乐。可这一切都在旱灾肆虐下,一朝尽丧。
韩进的爹是个聪明人,出来之前便预想过各种会遇到的情况。别人的粮食都是背在身上,唯独韩进一家人不光身上背的有粮食,还在自己所穿的衣裳里缝了一些,一家五口人,每个人的身上都缝着尽可能多的粮食,还有各类药物以及银票银子首饰等物。并刻意穿得很破,打扮得与其他灾民并无不同,甚至更为狼狈一些。
也因此他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劫道,躲过了灾民之间彼此的抢夺,躲过了瘟疫之前大范围的腹泻,也躲过了瘟疫。
可人再怎么聪明,若是老天爷不赏脸,也没有什么用。韩进的小妹妹因为长时间的缺水缺食,终于撑不下去了。为了维持小女儿的生机,韩进的爹甚至割腕放血给女儿补充水分。
可事实证明这并没有什么用,不过是一个才三岁不到的孩子,能跟着一家人跑出来,又撑了这么久,已经极为不容易了。
在一天深夜里,韩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