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2节(4 / 4)

好时才唱上两句,若非王公贵戚,哪怕银子给得再多,也不屑于一见。

北京的勾栏瓦肆和别处并无不同,坊间爱传唱些风流才子,雅士骚客的词曲歌赋。

慕容海棠也不例外。

新出的一支《借流苏》在她嘴里哼哼唧唧,长一句短一句的消磨,因为没兴致,连唱曲子也不正经。

饶是这样,捧场的人竟也仍旧争先恐后。

原本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举动,却不想过了几日,在姐妹们的嬉笑声中,她发现坊间又出了一首名为《佳人调》的新曲,字里行间写的全是她当时骄纵轻狂的模样,其中甚至有一句“奈何她笑倚银屏由不觉”,所指所向再清楚不过。

她忙看作曲者,果不其然,与《借流苏》相同,是个叫“归鸿先生”的人。

明摆着是认为自己毁了他的词曲,特地写这一节来讽刺。

慕容海棠登时气得七窍生烟。

她倒也不服输,在心中计较了一番,第二日照常登台,这回她照常唱《借流苏》,却在每句唱词的最末多加了一个字,连起来正好是一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台上琴声悠扬,她清亮的嗓音把调子嚼得铿锵有力。

一曲收尾,慕容海棠迎着掌声,朝台下挑衅般的一笑。

虽不知这位“归鸿先生”是何许人也,但她有预感,今日他一定在场。

仿佛打了一场胜仗,她欠身谢礼,款款下台。

很快,新的词曲又传到了教坊司,慕容海棠拿在手中细读,这支《玉美人》讲的是位娇气的小姑娘和一个落魄书生同行上京的故事,通篇行文竟带着几分无奈。

“……一番雷雨为哪般,公子千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