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开挂的住院医 第552节(3 / 4)

也就是说,它和次声波的频率,相似。

所以,当外来次声波,不管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制造的,一旦它的振动频率与人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就会引起各种脏器的共振。

这共振,便会使人烦躁、耳鸣、头痛、失眠、恶心、视觉模糊、吞咽困难、肝胃功能失调紊乱。

严重时,还会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压迫感。

特别是当次声波的频率,与人的腹腔、胸腔和颅腔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就会与内脏、大脑等产生共振,甚至会危及性命。

这次声波致人死亡事件,现实中是发生过的。

198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的帆船,在由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

20年后,这艘船在火地岛附近被人发现。

发现时,船上的一切都原封不动、完好如初。

就连已死多年身体腐烂的船员,也都各就各位,保持着原来的工作状态。

科学家对他们的神秘死亡,产生了极大关注。

经过长期研究,他们给出了一个最有可能的解释,死于海上风暴产生的次声波冲击。

还有发生在1992年,造成141人死亡的我国桂林撞山空难事件。

其事故原因,就有声波研究专家,提出了因次声波的作用,而致使飞机坠毁的可能性。

桂林属半丘陵地带,气团依山势走向而上下浮动,引起气流震动,有一定的几率会产生一种“山背波”的次声波。

这种次声波会穿透飞机舱体,有可能直接作用在飞机驾驶员身上,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使飞行员暂时失能,造成致命的危害。

还据说,一些国家的军事专家正在研究和利用次声波无声无息传播,波长不易衰减,穿透性强,人体共振,难以被人察觉等特点,制造悄无声息的次声波失能或杀伤性武器。

苗权轻声叹道:“非凡,这个徐放就和你一样,也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

“这家伙向我交待,想到高频催人昏睡,接连几天的高频刺激又没对患者产生期待的效果,就突发奇想,或许低频能刺激人苏醒。”

“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这个小子就不顾后果的对患者脑干部位进行了次声波刺激。”

“谁也没想到,他竟然瞎猫碰到死耗子,侥幸成功了。”

“或许,这就是新手的运气?”

言非凡一一翻看完最后几页记载的治疗信息。

在经过一番试验和反馈后,徐放把刺激声波频率定在了19.54赫兹,持续的刺激患者脑干部位。

在试验刺激的第十二天,患者的脑波活跃度忽然出现了剧烈变化和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