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89节(2 / 5)

中,青年才俊这一辈的顶尖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临行之前,白家长辈对白以茅也是有许多交代。

“你且去,到了常乐县那边,好生听三郎安排,莫要自作主张。”

“这一次便多安排一些家人仆从与你同去,听闻陇西民风颇悍,你亦善骑射,喜交友,此事倒是无需担忧。”

“去到那边,便无家长督促,切记,莫要耽于享乐。”

“你只管将那常乐县好生发扬光大,若是遇着什么难事,及时写信回来与家里大人商议,或可求教唐俭,此次我等亦有书信与那唐俭,让他对你多加照应。”

“郭孝恪是个粗人,却也不傻,你虽出身士族,在那河西之地,却也莫要与他争强,他无事应也不会招惹于你。”

“县尉郭凤来乃是朝廷这边安插过去,此事你亦知晓……”

“……”

“罢了,就说这些吧。”

“甚时候你若能将那常乐县经营得比晋昌城更好了,我便上奏君王,将常乐县改为瓜州治所,你可知我言下之意?”

“我知。”

“丁敏此人亦是良才,将来他的事情,我等自有安排,你且好生与之相处。”

“喏。”

第407章 捡个灵兽

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法师随长安僧众回往中原,于十八日途经瓜州常乐县。

那时候常乐县机器坊造好的锅炉已经投入使用,那锅炉就安装在一片沼气池旁边的空地上,县里雇了一个老人,专门负责烧锅炉。

那锅炉烧的乃是石炭,热气经由管道输送到各个沼气池周围,以此增加沼气池中的温度。

也就没几日的工夫,县中那些原本几乎都已经罢工的沼气池,纷纷都开始产气,街上的商铺、民居、作坊区,每天夜里,这些地方的沼气灯便又都亮了起来。

这天傍晚,玄奘法师走在常乐县街头,亲眼见证了这一座小城的繁荣与昌盛。

对于这位玄奘法师,传说中的唐僧,罗用也是十分敬重的。

上一世,他对这位玄奘法师的印象主要就是《西游记》那部电视剧上的形象,这一世他则多做了许多了解,了解越多,就越是敬重。

贞观元年,玄奘意欲去往西域求取佛经,多次申请过所而不得,贞观三年,关中大灾长安缺粮,朝廷允许百姓随丰就食,玄奘法师便混在难民队伍中,一路到了凉州城。

从凉州再往西,然后出关,这一路上更是重重阻碍,玄奘法师曾多次被捉拿,所幸他次次都能得以脱身,出关之后,在那大片的戈壁沙漠之上行走,亦是九死一生。

这一路上艰难险阻,他在许多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同样也传播了自己的声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