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3 / 6)
几个月前就已经动工了。
倒也不是整条轨道都用铁,就是在木头轨道外面包一层铁皮,就这也要用到不少铁了,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要这么干,但是反对的声音也很多。
不过长安洛阳之间的那条轨道,每日里往来车辆那般多,再加上其中又有不少运货的,那边的天气还比较潮湿,时不常再下一场雨,木头轨道损毁肯定很快。
这世间长了,光是维修也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所以这回要换木轨道,倒也可以理解。不知道早早就置办了好几个铁矿在那里等着的荥阳郑氏这回挣钱了没有。
再说敦煌这边,赵兴和黄有田都不是什么特别讲究的人,这时候天色竟然已经这般晚了,白老汉留他们在这里住,于是他们就在白家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白家嫂子们给准备的饭食,他二人匆匆便走了。
他二人走后,白家老小坐在屋里查看他们送来的钱帛粮食,昨夜里光线太暗,看得不甚清晰,这时候倒是看得清楚了。
钱帛早已被白家阿婆收起来了,自不必说,他们这回拿来的粟米麦粒,可都是今年新下来的好粮食,给得还不少。
布料也不差,一大一小两块布料,一块靛蓝色,一块浅青色,另外还给了几块颜色鲜艳的布头,最小的只有两个巴掌合起来那般大,大的也有棋盘大,白家两个嫂子对这几个布头爱不释手。
家里那几个小的嚷嚷着要吃炸酱面,这两年敦煌这边坊间也开始流传起这种吃食,将那豆酱和葱头蒜头一起放在油里炸了,浇在面条上面拌着吃。
刚好眼下新得了这一袋麦粒,白老汉便让家人将院中那个磨盘打扫打扫,磨些面粉做一顿炸酱面来吃。
家里头那些个小孩听闻了,欢呼不已,大人们干活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就都嬉笑着,跟前跟后的,过节一般。
第387章 嫁妆
长安城外这时候正在铺铁轨,为这事,当初这城里城外的也是热闹过一阵。
不过这热闹过了也就过了,身处这长安城中,时不常就会见识到一些新鲜事物,听得多了见得多了,百姓们渐渐也就都比较淡定了。
大伙儿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还是那传说中的番薯,有人说朝廷明年开春就要给长安城各家各户分红薯苗。
也有人说没这回事,这头一年的红薯种子要先供给关内河东河北一些容易闹旱灾的地方,他们长安人一时怕是轮不着,只有那些个有门路的家族才能弄一点在自家种种。
这城里头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也不知道该信谁的,但大伙儿还都是盼着明年能分到几根红薯苗。
至于说京城百姓如何能在家里种红薯,这在二十一世纪确实不太可能,但是在公元七世纪这时候,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