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30节(1 / 5)

“那你要是熬不住这十年八年,又不爱整日都在外面跑,那便去作坊里头干活嘛,咱那儿有个殷氏车轮行,还有个衡氏造车行,真要是个聪明手巧的,在他们那里干活,可能比在王老大手底下还要挣得多些。”

“他们那儿就喜欢有手艺爱琢磨的。”

“我姐家那个大儿子,我大外甥,十三岁进的作坊,现如今每月也能挣个一百多文钱。”

“那么多?”

“这算什么,那殷氏车轮行那几个做轴承的匠人,每月至少也是一贯钱往上,多的那就不知道多少钱去了。”

“他们殷家都是木匠出身,没人会打铁,这几名铁匠听闻还是从太原府专门请过来的。”

“我怎听说那里面还有个突厥人?”

“突厥人打铁厉害啊。”

“管他什么人,来了还不就是干活领工钱,咱那儿也不是长安城,没恁多事儿。”

“那轴承不好弄,殷家人琢磨了那么久,都不知道砸进去多少钱财,好在最后还是叫他们给弄出来了。”

“现在他们每年往长安城卖好多轴承。”

“长安那边也有人造,只是那做工比起殷家做出来的,还是差了些。”

“一辆马车若是用上殷家的轴承,再配上衡氏的弹簧,行走在那水泥路上,那真是别提多顺溜多平稳了,一点都不颠簸。”

“寻常人也用不起便是了。”

“咱眼下还能在水泥路上走走,待过了凉州城,不知道还得受多少罪。”

“那焉支山不好过啊……”

“咱到时候怕是都要下去推车……”

“……”

这几个离石商贾说着说着,便又说起了接下来的行程。

那名方才与他们一同说话的小年轻,这时候却坐在炕洞前发起了呆。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去到作坊里,几年后便能挣一百多文钱,他若是能去离石县该多好。

要不然就去跟那个王老大干,给人送快递,刚刚一听十年八年的,他就觉得有点久,现在回头想想,十年八年以后,他也还不到三十。

实在不行,寻个铺子给人当伙计也好啊,听他们这些人说,离石县那大街上各种铺子可多了,他自己先去干一阵子,等到稳定下来以后,再把妻儿也接过去。

到时候她媳妇就在家里做做油纸伞,带带娃儿,他每日就在外面干活,若是挣了钱,晚上就买些好吃食带回去,他媳妇这会儿正大着肚子呢,村里的老人说她那胎相瞅着像是个女娃,女娃也挺好,到时候自己便与她买花衣裳,大一些便与她买胭脂,嫁妆也帮她置办得体体面面的。

他们这儿离那常乐县也就十多日的路程,甚时候想耶娘了,便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