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2 / 6)
因为罗用在常乐县当县令,他就对这常乐县的发展前景很是看好,于是就想把自己的户籍给弄过来,于是就给罗用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
事已至此,县丞主簿等人不敢隐瞒,赶紧报与罗用知晓。
罗用听闻之后,一番思量,觉得这个事情还是不能捂着,捂来捂去别到时候给捂出一个恶疮来,于是他决定给那敦煌县令修书一封,好好给人道个歉,再送上一些好礼,希望能够大事化小。
这天下午乔俊林从酒坊那边回来,就看到罗用刚刚写完了信件,正放在桌面上晾着墨汁,于是他便凑过去看了看。
他俩现在还睡一个屋,书房也都是共用的,若是一些比较机密的东西,罗用就会避着他,若是这般大喇喇放在房间里或者是书房里的,那就是可以给他看的。
罗用这封信写得很认真,用词恳切,认错态度良好。
只是在这封信件的最后,署名却是有点奇怪:儿板材棺罗?
“你这是在作甚?”乔俊林指着那几个字,颇有些好笑地问罗用道。
“我就是与他卖个萌。”三郎答曰。
就是不知道卖萌这一招在大唐官场上好不好使,二十一世纪那时候貌似还挺好使的。
第313章 金瓜
罗用这回给敦煌县令送去的礼品足够丰厚,道歉信也写得十分诚挚,最后又把错编的那一户在常乐县这边的户籍上销了户。
也就是说把这个编户归还给敦煌县,绝对没有半点要与他们争抢的意思。
那敦煌县令大约也看到了罗用的诚意,说不定还被那个儿板材棺罗给逗乐了一下,总之人家表示这件事既然是意外,那他便也不追究了。
周边其他几个县听闻了这个消息,大多也都表示理解,至于心中有没有偷偷羡慕一下,那就不好说了。
哇塞,那可是一大车的礼品诶,白白得来的,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对于这一次编户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常乐县公府这边已经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位了,罗县令倒是没有骂人,就是罚了他们一点钱,充作赔礼的一部分罢了。
至于剩下那些,便是他自己掏的腰包,谁让他是常乐县老大呢,手底下的人犯了错误,他肯定也是要担责任的。
一说到罚钱,吏员们原本还有一点松散的小神经立马就绷起来了。
谁要是还盼着他们下回再犯同样的错误,那可不太容易。
总体来说,这些吏员们办事还是很靠谱的,罗用不需事事操心。
他近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也会去常乐书院听听课。这个常乐书院的院长就是唐俭,学生就是那些个从长安城过来的士族小郎君,先生大多都是唐俭从敦煌一带请来的有识之士,有当地贵族,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