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79节(4 / 5)

边原本也是准备再推广几道辣菜出去,干脆趁着这个机会,一起了。

“你们几个到时候也到那边去吃。”

“嗷!!!”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评论区有筒子说古代的西瓜是白瓤多红瓤少,还有隔瓣的。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好像是因为十七世纪一个名叫giovanni stanchi的画家,他的几副油画。

因为几幅油画就认定过去几千年的西瓜都长那样,未免太过草率,再说这个画家生在十七世纪,距离现在也没几百年,而西瓜的种植历史,从古埃及开始,至今已有四五千年。

我看他那西瓜就是不太熟而已,也可能是他们那里晴天太少西瓜长得不好。没有充分成熟的西瓜,基本上就是他画的那样,就算到了现在也差不多,我在微博上贴了个图片,感兴趣的筒子们可以去看看。

····

另外,我搜索了一些中国古代描写西瓜的诗词,大家自己体会判断吧。

····

南宋/范成大:《食西瓜》:“缕缕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明代/翟佑:《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酝浆。”

清初/陈维崧:《洞仙歌·西瓜》:“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清代/徐锦华:《咏西瓜诗》:“水晶球带轻烟绿,翡翠笼含冷焰红”

第253章 待我消消食

作者有话要说:

塎:yong第三声。

八月十三这一日下午,户部郎中姚塎刚刚回到家中,便听到家里的仆从跟他禀告说,中秋节那一日订在马氏客舍的位置没有了,问他要不要另寻一处地方。

“好好的怎的就没有了?”姚塎抬起手臂让婢女帮他宽衣,对于订好的位置突然就没有了这件事,他倒也不是很生气,就是心中多少有几分不喜。

这种事也没什么稀奇,长安城中贵人多,难免也有一些霸道不讲理的,这些商贾不敢与他们硬扛,只好调头拣个好说话的得罪,姚郎中官职不高,家族背景也不够显赫,会遇到这样的事倒也不奇怪,只是心中对那马氏客舍的印象已然差了很多。

“言是那离石罗三郎要在马氏客舍设宴,那马家人送来两个竹签子,向郎君赔礼道歉。”仆从说着,双手托着两个竹签子行到近前。

姚郎中换上一套舒适宽大的居家道袍,往那木榻之上一坐,又从仆从手中接了那两个竹签子过来看。

小小的一枚竹签子,也就比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