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2 / 5)
初他的那一份文书是皇帝陛下自己亲自查阅的呢?还想继续当官了不想?他可没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在背后给他撑腰。
可就这么蔫头耷脑任人责问,郝建平着实又咽不下这口气,联想到上一回献打谷机的事情,心头更是火起,只听他张口便道:
“就怕你们又言此乃妖物,不敢用。”
第196章 第七谷?
说起来,郝刺史当初的那一份文书,还真就是皇帝自己亲自查阅的。
皇帝陛下这两年比较关注离石县那边的发展,早早就已经交代下去,言是但凡有离石那一边的文书呈上来,全都让人拿来给他亲自查阅。
这一回郝刺史的那一份文书呈上来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筹划城州那边那个罐头作坊的事情呢。
又因秦岭一带当年的杜仲胶马上就要下来,朝中几位大臣也在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应该给基层部队先配上胶底皮靴,因为他们时刻都要准备出战。
还有人认为应该先给长安城这边守城官兵以及将领们还有所有公务员一人配上一双,横竖也不是很多,长安城可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脸面,常常会有外国大使前来觐见,莫要叫他们小瞧了大唐才好。
就在这又忙又乱的工夫,皇帝陛下看过了郝刺史的那一份文书,心中便想,这事还是稍微放一放吧,待到全国各地收完了赋税,那郝建平前来长安城述职的时候,自己再仔细问一问他。
结果忙着忙着,他后来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郝建平上京城诉职的时候,他也就是草草见上一见,这都已经算是给他们石州面子的了,去年冬天那么多官员进京述职,总共也没几个人见到了皇帝的。
“咳咳,郝刺史数月以来在石州当地推行筒车灌溉之法,劳累奔波,造福百姓,实乃我大唐地方官员之典范……”皇帝这时候也不提什么文书不文书了,只管给郝建平戴高帽。
“如此良臣,如何能以贪功之名污之?”朝中立马又有其他人站出来说话。
“立功便是贪功,看来这朝堂将来便要留给那些无功之人了。”说话那官员年岁不小了,火气却很旺。
“你道谁是无功之人?”那边阵营里登时便有人跳脚。
“我道的自然是那无功之人。”老头他纵横官场几十年,岂会被这一句两句给噎住?
这朝堂之上一旦吵吵起来,那着实也是热闹得很,皇帝陛下往他那木榻上一靠,不管了,看戏吧。
待到他们这些人吵得差不多了,皇帝问过几个大臣的意见,然后便在朝堂之上现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令他几人与郝建平学那筒车灌溉之法,学习地点就在长安城外西山脚下。
这筒车灌溉之法,相较于翻车确实有不少优点,但它也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