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1 / 6)
那几个村人依旧不服,他们就是认准了,皇帝之所以要修这么一条路,肯定就是为了他们村的罗三郎。
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白二叔从头到尾听闻了罗用与那几个村人的对话,心中亦是十分地震惊:
“这罗三郎着实是个宠辱不惊的,皇帝这回给他戴了这么大一个高帽,他竟然还能如此客观冷静,将形势看得如此清晰,方才听他那几句话,竟是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应是本来就要修路。”
可不是,白二叔已经听长安城那边的友人写信过来说了,皇帝这回是想在城州那边建肉罐头作坊呢。
——“大约还是因为孟门关。”
一点都没错啊,从城州出发,借黄河南下,到了孟门关这里,就不好再走水路了,下游河流湍急,甚至还有瀑布,于是只好在孟门关改道,从长安城修路到孟门关,刚好与黄河水道相接。自此,皇帝陛下运输肉罐头的道路,自然就是畅通无阻。
罗用:……其实我只是谦虚了一下而已。
第169章 报社一百题
数日之后,当罗用听闻了皇帝陛下要在城州那边开一家肉罐头工厂的时候,心里头自然也就明白了这里边的前因后果。
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庆幸,还好自己绷得住,够谦虚,要不然这会儿岂不是要沦为笑柄?
不过西坡村的人可不理会这些,甭管皇帝要在哪里建罐头厂,这条路反正就是为他们村罗三郎修的。
西坡村这些人最近都挺高兴的,一来是因为皇帝的那一道圣旨,二来嘛,就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修出来的灌溉系统现在也已经投入了使用。
在经过几次加工调整之后,现在已经很好用了,只要是村里的田地,不管是什么样的边边角角都能照顾到,灌溉完全不成问题,再配合上发酵过的猪尿以及自家烧出来的土粪,他们村里的坡地现在也很好种庄稼了。
近来到他们村观摩学习的人不少,除了离石县以及周边地区,还有从太原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过来的,其中不乏一些手握很多农庄田地的大家族大地主。
就连前段时间还有几分意兴阑珊的郝刺史,最近也慢慢开始活络起来,全力在石州当地推广这种灌溉法。
上回献打谷机那件事,对郝建平的冲击也是很大的。
当他满怀期待地送一台打谷机去京城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自己这一趟无非也就是两种结果,一种是朝廷方面很重视这台打谷机,这是他认为最有可能也是最好的结果,另一种结果就是朝廷方面不如他所想象地那般重视,虽然遗憾,但他作为一个地方官员也没有什么办法,最多就是在自己管辖之下的地方推广推广。
郝建平本以为第二种情况就已经是最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