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4 / 6)
罗二娘素心之意,二来便是指出这池中浆水有洁净之用,另外,隐隐又有劝人向善之意。
虽是没有经过主人家同意就擅自给别人的池子取名字,但是不得不说,这名字取得还挺不错,凉州城的百姓也都觉得挺好,然后这名字很自然就流传开了。
然后稍微有点尴尬的是,文采不足而热情有余的跟风者非常多。
隔三差五就能听到有人说那谁谁又给素心池提了一首诗,写个骈文什么的,偏偏他们写得还不怎么样,毕竟像凉州城这种边陲之地,你说真正能有多少风流才子?
罗二娘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她们家有读书郎啊,也曾被之前住在许家客舍的那些郎君们略略熏陶了一下,所以她多少也能听得出来,这些家伙就是生搬硬套,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只要是夸人的,那真是抓来就用啊。
罗二娘被这些人夸得尴尬症都要犯了,整日窝在她们那个院子里做豆腐,恨不得一步都不往外头走。
远在千里之外,罗用这时候也比较尴尬。
因为皇帝陛下突然莫名其妙发了一道圣旨过来,没头没脑的把他一顿猛夸,说罗用是什么仁者贤才,虽然他自己无心仕途,但是皇帝爱才心切,实在不舍得让他这样的珠玉良才遗落荒野,于是皇帝就决定要修一条从长安城通往离石县的水泥大路,方便罗三郎时常进京面圣。。。
罗用听完这个圣旨也是有点傻眼。
这没头没脑的,究竟是整的哪一出呢?
皇帝陛下都这么给面子了,特意还要为他修一条水泥路,那么自己又该用什么东西来回报呢?
罐头方子?这份礼会不会稍微太轻了一点?
思来想去吧,总觉得还是有哪里不太对。
这条路果真是为他罗用修的嘛?罗棺材板儿表示十分怀疑。
第168章 宠辱不惊
不管怎么说,皇帝的这一套说辞,还是给了罗用很大的面子。
之前长安城那边闹过一遭,某些士族大家已经公然站出来与罗用为敌,虽然这场风波已经过去,但是这时候罗用的处境也是有些微妙,皇帝这一套说辞一出来,无疑就是给罗用又加了一层保护罩。
所以说,这件事对罗用还是比较有好处的,甭管那条路究竟是为谁修的,单单就为了这么一套说辞,要罗用拿个罐头方子去换,也不算太亏,毕竟罐头这东西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这条路果真是专门修给我走的?”虽然不太了解来龙去脉,但这并不影响罗三郎为自己争取利益。
“铺路修桥,自然是为了造福天下,不过圣人总归还是因为爱惜三郎人才,才决定要修这么一条路。”那个带着圣旨前来西坡村的官员如此说道。
“哦……”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