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6)
来的菘菜肥嫩甘甜,放一勺葱头油下去,和豆腐一起熬成汤,口味也很清甜。
吃完饭,二娘和彭二一起去洗碗,罗用就带着几个小的,一边收拾炕面,一边教他们背九九口诀。
中国历史上的九九口诀分小九九和大九九,在唐初这时候,大九九还未出现,大伙儿也就是背背小九九,既后世的九九乘法表,不过这时候的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背,一直背到二二如四。
四娘和五郎都已经到了可以背九九口诀的年纪,另外那两个小的,还处在掰着手指头算加减法的阶段。
听着阿兄阿姊背九九口诀,六郎七娘那两个也在一旁吭吭哧哧跟着念,其实一点都不会背,就是学个样子,今天你看他学得挺有模样,明天转脸又忘记了,你一问他,小样儿一脸迷茫就知道摇头,小孩子就这样,教小孩需要特别有耐心。
“……咱家酱油两文钱一升,人家说要买两升,你该收多少钱?”背过了九九口诀之后,罗用侧卧在炕头上,单臂撑着脑袋,给他家那两个小娃娃出算术题。
说起来,罗家的酱油原本是三文钱一升,卖着卖着,后来就降到了两文钱一升,主要是这做酱油的原材料比较廉价,就是一些豆渣麸皮,卖两文钱一升也还有赚,大家也都吃得起,皆大欢喜。
“四文钱。”七娘那丫头反应倒是快,其实这一题对他俩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整天跟四娘一起看杂货铺,看得多了,这点算术题就不算事儿了。
“……”六郎有些郁闷地趴在一边掰手指头,这一题他也会,他就是不及七娘反应快。
“那人家如果还要一块肥皂呢?”罗用又问。
“……”两个小孩掰着手指头一通数,最后还是七娘赶在了六郎前头:“九文钱!”
“不错,是九文钱。”罗用伸手摸了摸七娘的脑瓜子,又问:“然后人家又说,哎呦,你家水泥这么好,我还要买一担水泥,那你总共要收多少钱?”
“……”俩小的都沉默了,这么大的数,十个手指头不够数的啊。
“一担水泥多少钱你们知不知道?”罗用笑眯眯问道。
“六文钱。”这回是六郎赶在了前头。
“刚刚那两样东西加起来是多少钱来的?”罗用又问。
“九文钱。”七娘高声道。
“六文钱加上九文钱,那是多少钱嘛?”罗用继续问。
“呜……”七娘数了数手指头,没数出来,哼哼唧唧在炕头上打滚耍赖。
“!”六郎相对更有耐性,皱着小眉头,数完手指数脚趾,最后数是数出来了,就是看着好像没什么自信,歪着头小声对罗用说道:“十五文钱?”
“没错!就是十五文钱!嗯嘛!”罗用伸手把他拖到自己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