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5)(3 / 5)
怀瞥向紫杉女子,师姐,为什么会知道此事?
晏璟忽睁眼睛,愣道:不是你写的信?
我何时写过信...李少怀皱起了眉头。
晏璟转身从行囊内拿出了一封信,果真,如我猜测一般,这信不是你写的。
李少怀看着叙述了行程地点的信,字迹近乎成真。
我与你相识近二十载,你写的字,即便别人模仿的再像,我岂会认不出!
可师姐又为什么会来,又是何人写的这信?
你看这个!晏璟拿着一片背面刻有虚字的玉叶子,是与信一同出现的!
李少怀征道:虚字辈门人,只有师父的嫡传弟子才有。
她再次看向大师姐,看着她的眼睛里,没有半分疑惑,迟疑道:师姐,是知道的吧?
一年多前你托我去给丁绍德医治,在丰乐楼我遇见了顾氏,见她一念成痴,便动了恻隐之心,将这叶子作为信物赠给了她,她未收,反要去我的簪子,之后我便连同这个一起给了她。
师姐提起了顾氏,那么必然与丁绍德有关!看着如出一辙的字迹,李少怀都差点识不出来了,从益和我说过,他阅卷的文章中,唯有我与丁绍德的字能入他的眼!
他是如何知晓这些事情的,又为什么要帮你?
元贞说过顾氏与丁绍德都不是简单之人!李少怀陷入了疑惑,没道理啊,我虽与他同娶了官家之女,可实际上交情并不多,而且他似乎并不喜我。从几次的家宴上来看,丁绍德对她极为冷漠,甚至隐隐约约有些敌意。
遇险一事于次日晌午传到大内,皇帝召见各省官员商量,不到一日,郑州黄河岸边发生的事情就传遍了东京城。
角楼内谈及最多的是都虞侯被刺身亡,都指挥使受伤一事,而驸马落水一事似乎被人刻意压下来了,他们只知道是有几个朝廷命官落了水,朝廷下旨,谴京畿路黄河附近的州府出兵搜寻捉拿逃匿的水贼,黄河上游经大雨河水猛涨,又下旨调两岸水军打捞,命兵部与刑部彻查,大理寺也介入其中。
第一日
黄河涨水,打捞困难,未见踪影!
连续三日,死伤人数加上失踪的共计一百多人,打捞上来数十具尸体,朝廷下诏抚恤将士家属。
清晨,西风已停,初春的寒冷却未消,向东流的江水仍旧冰冷刺骨。
黄河来的消息,打捞上来的尸体没有安抚司事。丁绍德站在内房门口,回头瞥了一眼案桌上热好了的饭菜,端来时是怎样的,如今还是。
她跨进房内,房内的人刚刚起身,枕上有浸湿的痕迹,望着镜台前憔悴的人,沉声道:我向殿下保证,他不会有任何事的。
镜台前的人一动不动,铜镜里的人即使素容,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