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分卷(42)(5 / 6)

传扶摇子能通人心,测将来,你...看到了我什么?

回头时,四目相对,顾氏看到晏璟眸子里的是安静,祥和,不兴波澜的江海,江海本是宽广汹涌的。而晏璟看到的却是一双充满执念的幽暗眸子。

执念是没有尽头的,她只会害了你。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是晏璟所认为的。

她通的不是人心,也不能预测未来,只是比一般人懂的要多,观察要仔细。丁绍德并不是不值得托付之人,恰恰相反,是长情之人,可长情之人,很难动情。

方才她要离去时,丁绍德托付她一件事,她只是沉默着未答应。

喜欢是喜,赶也赶不走,不喜欢是不喜,强求也强求不来。

有情的女子,值得更好的人,情是相互的,她希望她能够自爱。

晏璟的话,她只听懂了一半,许我,真该孤芳自赏。

不,晏璟否决,花,应该开在人来的时候。

漆黑的夜路,可用明灯照亮,但人心中的黑暗,是要由点灯人牵引。

谁会进入内心,成为点灯人,往往取决于自己。

楼下庭院内的寒梅,一夜开尽,等待着次日天明,懂花之人的到来。

东京国子监乃宋最高学府,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除此外还增设医学,武学。学府内亭台楼阁房舍一应俱全,但学府内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诺大的书院,不足二百人。插班补缺,旁听者屡见不鲜。

人虽少,但胜在都是世家中品学兼优的贤良子弟,才学自不用说,礼仪规则都是自幼受教,尊师重道,不过也不乏顽劣之徒。

冬日寒冷本是休学的,皇帝嗜学,继位初便给自己定制了经筵时间,避开酷暑与严冬。不过因为明年开的恩科即将到临,国子监便从礼部与翰林院特调了几个直讲与教授过来。

赵静姝回东京不满一年,又居住在禁中,所以认识她的人不多,国子监没有女子入学一说,即便是王公贵女,不过皇帝若实在想让自己的女儿入学也不是可能的。

只不过这样一来太过招摇,不仅授课的老师变得拘谨,就连同窗的学生怕也是要恭恭敬敬的了。

皇帝的意思,杜贵妃就是不愿意也不敢如何,只得反复叮嘱着赵静姝要小心,毕竟书院里都是男子。

赵静姝做书生打扮,洗净脸上的粉黛的人变得格外清秀。

原本她就生得貌美,着这书生的长衫不失为一个美少年。

冬至几日的假期早就过去了,国子学已经在上课了,赵静姝本就晚去了几天,今日头一天上课她还迟到了。

国子监内只有杨亿与判监事知道她的身份,判监事原先给她安置了一座独立的别院,赵静姝觉得太特殊,拒绝了,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