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2 / 6)
便随上前微躬下腰站到皇帝一旁,引导他走到祭坛跟前停下。登坛则只能由大礼使一人陪同皇帝。
左右皆退下,王旦跟在皇帝身侧开始登坛。
七十二阶梯,穿着庄重的祭服,皇帝平端着手,提着稳重的步子,冠上的二十四旒随之微微晃动。
漆黑的夜伴随着呼啸的寒风,越往高处走风越大,祭坛周围的火把与高架盆火被风吹的狂乱摇摆熊熊燃烧着。
至祭坛顶时,祭坛底下宫廷架乐的音乐声停止,皇帝先向正北的昊天上帝的灵位祭拜,跪下敬酒。殿中监官则面朝东下拜,给皇帝递送酒杯,皇帝再拜一次后起身,再往东边太.祖皇帝的灵位重复祭拜。
祭拜完皇帝走下祭坛,宫廷架乐又开始奏响,武舞者再次上场表演,皇帝下来回到小次内休息。
宗室进行亚献与终献。
祭台上,大礼官见皇帝入了小次,于是高喊,亚献,徐王赵元偓。
由于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有过,未能参与祭祀,所以亚献由徐王赵元偓代替,徐王乃太宗第六子。
能够登台祭祀,是莫大的荣耀,能够进行与天子一般的祭拜,则说明了其宗室身份的尊贵。
亚献毕,再次高呼,终献,广陵郡王赵元俨。
因为皇六子赵受益太过年幼,经王旦推荐,由广陵郡王赵元俨进行终献。赵元俨乃太宗第八子,因其样貌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为天下崇惮,名闻外夷,大宋无人不知其名,故而被世人称为,八大王。
亚献与终完毕后退下,由皇帝再次登坛,音乐复起。
第二次登坛,祭坛上有两小官捧举祭文,由中书舍人跪着诵读,中书舍人为皇帝近臣,权利太大所以不常设,如今此职空缺,由知制诰王钦若代替。
王钦若读毕祭文,皇帝起身下祭坛再回到小次,亚献与终献亦同此。
虽重复如此,但是每次都不能懈怠,反而要更加庄重,尊敬。
第三次登坛,也是最后一次,最为重要,皇帝到坛顶,祭祀官员进奉玉杯,杯中的酒称为福酒,皇帝饮下杯中的酒,下祭坛走到小次前站立。
亚献与终献完毕退下来站在皇帝身侧也面朝小次,接着由祭祀官将祭坛顶上的冥币,纸帛,玉册从西边的酉阶送下来。
离祭坛一百多步的南边矮墙门外有一座燎炉,祭祀用品皆被送往炉上的高台。
焚烧的侍从拿起祭品,高声报告,看到盆火照耀下的大礼使王旦点头后,将祭品依次放到燎炉内焚烧。
祭祀主管官员和陪同祭祀的官员都庄重的站在自己本位上,祭坛下面的架乐奏停时,祭坛里里外外参与祭祀大典的数十万人都肃然静立。
静的可让人听见冬风吹响长幡之声,铜盆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