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6节(4 / 6)

及他身边的祝贤妃,然后脸色一变,唇角露出一丝讽刺的笑意来,“那臣妾要出最后一令了,昭仪可要接好了。”

敬则则微微笑了笑,她这人其实惯来傲气,也就这两年的冷落让她打磨了一下性子,这会儿被刘如珍给激起了傲意来,就越发显得有些目中无人了。

“放、肆。”刘如珍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这两个字是“酒令”,却又像是在骂人。刘如珍这会儿倒是显出了一点儿小聪明,哪怕难不倒敬则则,也要过过嘴瘾。寻常她就是嘴巴再毒,也不敢如此直白地骂比自己高位的妃嫔放肆的。

何况这两个字实在有些太难了。一时众人都看好戏地瞧着敬则则,那些个有才的人也在脑中开始自己接令,却是脑袋空空,想不出来。

敬则则似乎也遇到了难题,她轻轻蹙了蹙眉,垂下眼皮。而祝新惠此刻却端起了酒杯,先才约定好了的,她饮尽杯中酒敬则则还没接令就算输。

因此敬则则瞧着似乎也急了,见祝新惠端起酒杯,嘴里就吟出“放船开看雪山晴”一句。

“晴……”然则接下来的这一句她似乎还没想出来。

刘如珍得意地瞥了瞥祝新惠,虽然只是很短暂的一瞥,却让敬则则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怎么晴不出来了么?昭仪娘娘,到底行不行啊?”刘如珍笑道,故意去打断敬则则的思路。

“怎么不行了?”敬则则蔑视了刘如珍一眼,“晴也行,雨也行,行遵儒肆。”说罢,敬则则便摆袖还座。

刘如珍一脸茫然地道:“你这就接完了?”

敬则则饮了一口茶,点点头,“接完了呀。”

刘如珍冷笑,“晴也行,雨也行算什么诗词啊?出自哪里?再且,那‘行遵儒肆’是个什么诗,真是闻所未闻。”刘如珍说罢,转向祝新惠、马嫔等人,“诸位姐妹可有听说过这两句的?”

卫官儿卫美人怯懦道:“晴也行,雨也行,嫔妾却也听说过,是无名氏的《长相思》,然则‘行遵儒肆’是真的没听过。”

祝新惠也没听过,不过她也有些拿捏不准,怕自己说错了话反而出丑,因此转头看向景和帝道:“皇上,你可听过‘行遵儒肆’之句?”

沈沉摇了摇头。

祝新惠越发有了底气,出声道:“敬昭仪,你这第三句可有出处?”

敬则则起身道:“回贤妃娘娘,有,此句出自南朝谢宣城谢朓的《三日侍光华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其三。”

一时众人都被惊住了,寻常人看诗词都是选那自古传颂较多的名句来读,像这等逢场迎合的应诏诗谁也没那闲情逸致去读,谁曾想敬则则居然知道,还记住了,这诗词的底蕴可就太深广了。

刘嫔垂死挣扎道:“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