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3 / 6)
们提的这个问题,在墩底设置倒角,以增加受力截面面积,设置倒角后的面积,与你们建议的实心面积相差不大,比例在百分之五十五。”
对面讨论了几句,老万拿笔,勾掉了这一项。
接下来监理方又陆续提了许多关于主桥、双塔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从总体设计到小到槽口工艺处理的细节,五花八门,设计院这边的人一一予以解答。
在座的但凡上了点年纪的,几乎全都烟不离手,坐下来没一会儿,就陆续开始掏香烟抽,还你递给我一根,我递给你一根,会才开到一半,会议室里就乌烟瘴气,充满了香烟的味道。
赵南箫早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平时在设计院还能忍忍,今天又多了十几杆监理方的老烟枪,坐了一个多小时,回答了几个和自己相关的问题,嗓子渐渐觉得发干,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看了眼窗户的方向,想过去打开通个风,又顾虑外头冷,万一冻坏了这帮人,正踌躇着,坐角落里的徐恕忽然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打开窗户。
他的动作自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纷纷看了过去。他指了指缭绕着香烟烟雾的会议桌上空,陪个笑脸:“不好意思啊各位老前辈,这个烟实在有点大,我嗓子这两天发炎了,不大舒服,又不好意思不让老前辈们抽,我开个窗户,成不?”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老万率先掐了烟:“行,行,不抽了不抽了。”
有人起头,剩下的自然也就跟,纷纷掐了烟。
“感谢,实在感谢!谢谢老前辈们的体谅。”
徐恕笑着道谢,坐了回去。
赵南箫手里拿着笔,一边记着刚才的议题,一边悄悄瞥了他一眼,撞到他也正朝自己投来目光,转过脸,继续记着笔记。
会议继续进行,之前的一些问题终于解决得差不多了,刘工又提问大桥防风设计:“你们的设计显示达到抵御桥面风速每秒32点6米,相当于12级大风,能具体介绍下吗?”
老陈说:“因为桥址区处于复杂风口,我们团队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为掌握风场规律,此前在先后两次的现场勘查中,建了声雷达风廓线仪观测站,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获取全面的现场风场资料,并且,开展地形cfd分析、地形模型风洞试验、对主梁和节段模型等等也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我们根据所有这些前期准备和数据分析规律,反复计算,细化抗风设计,最后设计了现在的桥梁稳定结构,并且,我们对施工的流程也提出了防风建议。具体参数,你们可以参考这个。”
勘察院的一个同事把文件递了过去。
刘工点了点头,又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根据提交我司的地质报告和地震安全性报告显示,桥址地处地震板块交界,属于高震区域,大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