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谋逆,假秦王(求全订)(2 / 6)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更何况是善于骑战的猛将。
这时候,将有限的机动力量集中在一人手中,才是统帅应该做的事情。抠抠搜搜,反倒成不了大事。
“多谢叔父。”
白贵拱手道。
“现在是军帐之中,叫什么叔父?”
刘锜眉宇一皱,训斥道。
“是,大帅。”
白贵领命,不以为意。
现在帐中仅有他和刘锜二人,叫叔父更能增进二人感情。而刘锜虽然是明面训斥,可实际上,他能看出来,刘锜心底亦是高兴。
在封建时代,能担任一军主帅的,公心和私心都会有。公心,代表赏罚分明,而私心则是培养亲信,若无亲信,就如人体没有四肢百骸,运使不灵敏。因为只有亲信,才会毫无质疑的服从命令。
“你说说此次截杀完颜亮万骑的过程……”
刘锜捋须轻笑一声,继而说道。
看似只是军帐中的一次普通问话。但白贵这句叔父,意思不辩而明,那就是他这个侄儿,是他刘锜这个主帅的亲信,唯他马首是瞻。
哪怕他并无私心,亦感满意。
“此次战役过程,末将已经写在奏报之中。”
“还请大帅查看。”
白贵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递给了刘锜。
他早知刘锜会有此问,所以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奏报。
“你这奏报……,虽然词理简单,可能看出功底。”
刘锜只看了奏报的几句开头,就不忍赞道。
他当主帅,很久都没见过如此赏心悦目的奏报。这奏报虽然辞藻不华丽,可字字贴切,又切有韵脚,一句句读之,使人悦然。
这并非是白贵不会写辞藻不华丽的文章,而是军事奏报,以简明为主。
但简明……,粗鲁武夫写的奏报,和白贵这个学过八股文章、诗赋的秀才、状元郎写的奏报相比,很显然差距会很大。
看奏报的时候,刘锜抬头看了一眼白贵,又回头看了一眼奏报。
打仗如此“莽”,但写文章又这般好。
差距实在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这完颜亮倒是有意思。”
“想学曹孟德,喊切勿伤你……,以致于酿成大错,一败涂地。”
刘锜看完奏报,轻笑道。
在奏报中,白贵提到,事后审问完颜亮亲卫的时候,亲卫有提到这茬,这也是白贵之所以能冲到敌阵之内的一大原因。
“金人骄矜,素来轻视我宋人。”
“完颜亮此次遭此大劫,亦在常理之中。”
白贵闻言,脸色古怪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