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310、老将战败,新的契机(求全订)(2 / 3)

只有一个薛大将军,那就是薛仁贵的儿子薛讷。

至于杜将军、崔使君,那就是左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

在开元二年的时候,薛讷奏请玄宗,主动出击突厥,重新夺回辽东的营州,不料遭至惨败。

同样的,开元二年绝不仅他和薛讷两人出兵征讨四方,北庭都护府的郭知运配合郭虔瓘大败突厥,斩杀突厥可汗的儿子同俄特勒。

“两万铁骑征讨突厥,仅有数十骑脱身,确实是惨败……”

白贵思虑这条军报。

别看剑南道川东、川西节度使及仆从军出兵近十万,但这十万兵马多是步兵,哪怕损失殆尽,也不会太让大唐伤筋动骨。

步兵和骑兵的成本不能比!

而……杨玄琰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剑南道刚刚打下南诏国,战功赫赫,封赏绝对不会少,但若是再有薛讷战败的这一消息,讨伐南诏国的胜利绝对会使他们的封赏更丰厚。

这是老惯例了。

用一次南诏国的战功遮掩突厥的战败!

“胡说什么!”

“将岂有常胜之理?薛将军不慎惨败,于我朝而言,国事艰险,我等应思虑报国,而不是蝇营狗苟!”

白贵假模假样的低声呵斥道。

虽然他也希望薛讷此次能胜,但此次薛讷惨败,对他的好处显然难以估量。

战争取胜是一方面。

衡量战功时,不仅会纵向对比,也会横向对比。

而恰恰此时,是薛讷战败,横向对比的对象可不就是薛讷这个倒霉鬼了。

“是!使君所言甚是!”

杨玄琰点了点头。

这句话说是训斥,实际上是确实维护之意。

“你下去吧。”

白贵摆了摆手,说道。

虽说薛讷跌倒,他们获利,貌似看起来不怎么仁义。

但当官的要真什么都讲究仁义,可什么事都做不了。

而且薛讷惨败,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他们获利是事后之事,又不是奸滑之徒刻意如此作为。

“两万铁骑损失……,对大唐来说,确实伤筋动骨,不过大唐不是挫宋,马政办的不错,两万精骑可以迅速训练出来。”

“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薛讷在军中是老资历,世代为将,而且根据历史,薛讷此次虽然惨败,但一个月后,吐薄南侵,李隆基重新命令薛讷为将,薛讷大败吐蕃人……”

白贵沉吟了一会,决议上奏唐玄宗李隆基替薛讷求情。

都说树倒猢狲散,即使薛讷平日里人脉不错,此时大败,决计是门可罗雀。

他前去上奏,或许会触李隆基的霉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