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291、想不到你是这样的张九龄(求全订)(2 / 3)

另外还有各种节日放假。

极为清闲。

一连过了十来日。

“美和,政事堂的刘相让我们秘书省前往民间寻找未曾贮藏的图书。”

“你随我一同去吧。”

一身绿袍的张九龄从藏书楼楼阁的二楼走下,对白贵笑着说道。

“图书?”

白贵稍怔了一下,有些疑惑。

秘书省的图书可以说是全天下最全的,想要找一本遗漏在民间,尚未补录的图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极其艰难,就凭他和张九龄两个人,搜遍长安书肆,估计都找不到一两本没录入秘书省的书籍。

“天宝元年秋八月,奉使求遗书于人间。”——萧颖士《登临河城赋并序》

奉使就是他们校书郎。

校书郎除了管理图书馆之外,还有出外寻找遗书的工作。

“美和,你这就不懂了。”

“想要从长安找到一本没收录到秘书省的书籍极其艰难,就户部给的这点钱,打发叫花子都不够,给的这十几贯钱,是给咱们津补用的……”

张九龄见白贵纳闷,随口解释道。

“给咱们补贴,咱们总不能真分了这笔钱,什么也不做,前往长安随意逛逛,就当路费用了,谁也不能摘出咱们的错漏来。”

“毕竟找遗书,不能不给盘缠!”

他又补充道。

“子寿你说的有理。”

白贵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这是合法“贪污”。

校书郎虽然说是九品芝麻官,在长安城找不到比他们官职更低的官员,随便仍一个砖头,砸到的官员比他们的官职都大。但校书郎这个职位前途可期,位卑权重,毕竟秘书这两个字不是白来的,简在帝心,只要资历够了,就是平步青云。

故此户部给钱的时候,都会紧着校书郎给,所以看似校书郎俸禄没几个,但福利很高。

不过他心里稍有一些古怪,史册中记载这位名相可是忠耿尽职,秉公守法。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白美和在秘书省这么多天,还没成奸,这个未来的贤相倒是如此了。

两人出了玄武门,脱了绿色官袍,就骑马走在朱雀大街上。

“此时过了午正?”

“不知子寿兄打算前往哪里?”

白贵问道。

“到西市的酒楼吃一顿好的吧,你不知道,我在长安担任校书郎已经两年有余了,虽然从从九品晋升到了正九品,但俸禄没变多少……”

“这些天早就想喝酒了!”

张九龄骑在马上,嘴馋道。

长安米价便宜,可酒价一点也不便宜。杜甫有诗:“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