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七十二路擒拿手(求全订)(2 / 4)
是交给白贵自家的长辈为好。
他是媒人,不是男方家长。
再说,他愿意,说不定白贵还不愿意。
“公使考虑周全。”
“我先前也有和家中提及过此事,待会就去信一封……”
“不过纳彩之事,还无需这么郑重,秦省和燕京路途遥远,去一趟估计资政院也已经开了,我也给雄起兄去信,将这件订下来,日后一些礼数再慢慢补上。”
白贵回道。
纳彩虽然说让家里人亲自去一趟最好,但秦省距离燕京太远,再加上他这去信就得耽搁不少的功夫,等收拾好动身到燕京,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现在看起来清廷还是一片祥和,可再过不了多久,那就是天倾!
最好还是在家乡待着,乡下最安全。
纳彩也没有必要那么郑重,只需要回信一封即可。
有了信件的证明,这事就算定下了!
吴公使也是同意,白贵说的亦是有道理,纳彩一事没必要那么郑重。
简便一些更好。
有了书信证明,这事也造不了假。
借了笔墨。
白贵思索一二,当即提笔给白家写信:“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
他这是有暗喻。
白圭为美玉,白秀珠为珠宝,可不就是珠联璧合。
洋洋洒洒几百字。
写完后,白贵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三百日円,现在还没到下聘金的时候,只不过纳彩之时也需要准备礼品,“公使,我现在手上也没有银票什么的,还劳烦公使托人兑换之后,买下礼品送到白府……”
民国初年,一美元能兑换二点四银元。一美元等于二日円。
但美元和日円对标的是金本位,比较保值,而银元则是银本位,银价起伏不定……
所以三百日円真的不少,至少能兑换四百左右的银元。
纳彩的礼品是足够的。
绝对绰绰有余!
“美和你真的是身家丰厚……”
吴公使也不禁感慨。
“公使见笑了。”
白贵道。
在省城,在白鹿村地里刨食一辈子都难赚到这么多钱。
可东京都是繁华地,他的润笔料又是足够高……
两相对比,差距极大。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偷渡客跑到发达国家做工。
……
过了没多久。
大约十来天左右。
这时也到了八月中旬。
白雄起在燕京拍了电报,接受了纳采之礼。
“雄起兄家资丰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