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102、文抄公(2 / 3)

介于秦汉年间……

明治维新以前,东瀛建国纪念日就是吴太伯的诞生日。

例如明治前,就有东瀛学者松下见林在《异称东瀛传》书中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亡命东瀛,是东瀛开国之始。”

因此,在东瀛的史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历史,也是有讲述的。所以,长野主编对庞涓这个“围魏救赵”典故出处人,一点也不陌生。

“白君书中所写的五行德行说是来自阴阳家?”

长野主编看到小说稿件,也忍不住对白贵使用了敬称,称呼为君。

“阴阳家来源于齐人邹衍……”

白贵微微皱眉,和长野主编说起这些始末。在华夏,阴阳家已经有些落寞,融入了道家,但在东瀛,关于阴阳家的传说可是屡见不鲜,安培清明这个大阴阳师更是家喻户晓,他创造的五芒桔梗印,也是在东瀛广为流传,几乎到处可见。

“我对白君的学识也很是佩服呢。”

长野主编不以为意,含笑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份稿件更加重视起来。同时在交谈中,他也是恍然,原来白贵是治春秋的,又是长安人士,难怪能写出这篇大作。

“我会让校对编辑仙校对一遍,先刊印一千份,看售卖成果如何。”

“按照报社规定,这篇小说三万字,润笔料按照市价最高,可以开到千字二円,毕竟你这是长篇小说……”

“若是卖的好,后续报社和出版社联系,印花税可以高达三成。”

长野主编淡淡说道。

白贵是报社的主编,也有一定的权力,自然这价码是往最高的开,反正是社长的后辈。再说,这稿子的质量他也拜读过,也值这个价格。

润笔料,是对稿酬的雅称。

印花税,作家出书时和出版商写上,以印税结算费用。印税,就相当于印花税,著作人在每本书上加印私章,出版社按照检印数乘以书价的税率百分比结算稿酬。

润笔料是一次性付清,类似工资。而后续的印花税就相当于奖金了。

“这个价格不算低了,毕竟尾崎红叶一篇小说才30日円。”

见到白贵没回答,长野主编忍不住说道。

此时明治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就是尾崎红叶,他的一篇短篇润笔料是三十日円。现在名气不低的夏目漱石在朝日新闻社上连载杂志,一年的年薪也才三千日円。

“很高的价格,多谢长野主编的赏识……”

白贵笑了笑。

他拿了三万多字的稿件,两日円一千字,那么就是六十日円。虽然比不上短篇小说家几千字就能二三十的日円,却也不少了。

长篇小说,定价肯定是比短篇低的。

这也是得益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