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78、刀客(2 / 3)

仙宫也叫八仙庵,是唐代吕洞宾遇见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的所在地,宋时有郑生于此地见到八仙显化,所以建庙祭祀。

此宫位于省城的长乐坊,也是当年唐朝三大殿的兴庆宫旧址,所以才被称作八仙宫。

白贵刚走到门口,就看到竖起来的描金匾额上写着“敕建万寿八仙宫”。

敕字,可是不能乱用,圣旨开头就是敕曰。

“这是当年西太后和光绪帝逃到八仙宫后,住过一段时间,赐下的匾额。”

在宫观门口扫地的小道童淡淡解释道。

白贵暗叹一句西太后和光绪帝跑到省城后,可没少给省城嚯嚯,到处都是他们两人的故事。

“请问张道长在哪里?”他询问道。

如张道长这种有度牒的道士,是可以在天下任意的道观客居的,基本不会有人拒绝。可以说,有了度牒,一辈子吃喝不愁。

“张道长?想必居士就是姓白了。”

小道童稍稍愣神,就回想起张道长对他的叮嘱,对白贵的打了个稽首,然后将扫帚立在了石柱旁,客气的向前引路,“还请白居士随我过来。”

八仙宫的香火旺盛,是有名的道家名观。随处都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香客,也能见到一些仙风道骨的道长作陪。

一路沿着走廊,有蓬莱阁、雷祖殿等等楼阁,又有斗姆、龙虎二殿。

稍过一会,来到东跨院的厢房。

这是一处偏僻的庭院。

入目处,景色幽幽。

只不过在院落中,有一个半大的少年,浑身的破皮袄子,正在挥舞着刀,刀是关山刀子,舞得虎虎生风,刀身倒映着凛冽的刀光,刀影重重。

“刀客!他是刀客!”

小道童言简意赅,指明了这半大少年的身份。

刀客,也是刀匪,或者说有的刀客侠义,但大多数老实巴交的人统称他们为刀客、刀匪,因为利刃在身,杀心自起。

普通人都会避着这些刀客走。

白贵本来也不例外,不过他在看到这少年收刀的时候,寒光一闪,那栽立在庭院中手腕粗的竹子就断了三四根,立刻眉梢忍不住跳了跳。

一般人用利刃斩竹子,也顶多砍断一两根,竹子越老越韧。

少年拿的刀,也不是什么神兵,只是关中这地界上,刀客行走最常用的关山刀子。

关山刀子是栎阳(秦国故都)旁的关山镇子打造的长刀,刀型和朴刀有些像,只不过没有朴刀那么长的刀柄,是短柄。

关山镇,传说是宋朝赵德芳和亲眷被流放到这里,建的城镇。

从咸丰初年到清末,关中一有天灾人祸,这些灾民就变成了刀客,在潼关以西、渭河两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