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节(3 / 7)
个位子上,史书如何记载,还不是他来决定?
眼看皇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在成国公父女的支持下顺利监国,大皇子心焦不已,支持他的世家们也暗中鼓动,他们大都不希望太子登基,太过聪明与果决的皇帝,对于世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大皇子这样自以为是又好糊弄的最好,到时候只要捧着供着,用美人权势腐蚀他的意志,世家便能再昌盛百年。
那些幕僚、投诚的官员,大部分都与世家有关,就连德妃与大皇子身边伺候的人,也早早渗透进了世家的眼线,这对母子俩看似自我做出的决定,其实都是世家刻意引诱出的结果,可怜他们早已成为世家傀儡而不自知。
玲珑自然也在其中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她不像成国公光明磊落,也不似皇后娘娘宅心仁厚,对她来说,必要的时候为了胜利,是可以用一些不那么上得台面的手段的。
皇帝为何看重大皇子胜过太子?还不是因为大皇子“孝顺”、“听话”、“本分”?与会进谏的太子不同,皇帝做出任何决策,甭管对不对,大皇子第一反应都是吹彩虹屁,而太子更加务实稳重,久而久之,皇帝自然心就偏了,他倒也不是不再疼爱太子,只是比起日益高大的太子,他看到了风烛残年的自己。
如果这个“孝顺”、“听话”、“本分”的长子逼宫谋反,皇帝又会怎么做呢?他屁股底下那张龙椅,连他的亲自册封的太子都不能觊觎,如果大皇子不仅觊觎了,还主动伸了手——他会怎么样?
太子的性格更像皇后娘娘一些,下定了的决心就不会更改,而大皇子不愧是皇帝长子,跟他亲爹一样软耳根,稍稍煽动就动了心。
那玲珑当然要给他创造机会不是?
她当着朝臣们的面,请求回边关,太子先是假模假样拒绝,又在“万般无奈”下答应,大皇子的人亲眼看见玲珑率领家将离开京城,怕她折返,派人跟到了边关,确信她是真的回去了,才回禀大皇子。
玲珑虽然不在,成国公也是个麻烦的人,这样的人要怎么解决呢?大皇子也有办法。
他的幕僚献上一计。
这世间能接近成国公的人并不多,而国公府的老太太显然是最佳人选。对于老大将爵位传给孙女一事,老太太不满极了,终日唉声叹气绞尽脑汁想再把这爵位给要回来,国公府二房一家更是贪得无厌,分家后搬了出去还成日朝国公府跑,美曰其名给老太太尽孝——被强大的兄长散发出的光芒掩盖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平庸的人,二老爷心中难道没有不忿,没有怨怼,没有不甘?
自然是有的。
人只要有私心,就能派上用场。
于是,成国公也顺理成章的“病”了,大皇子迅速派人将国公府围起来,他承诺了二房与老太太,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