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节(1 / 7)
对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玲珑只负责提出理论,不负责实践,让她亲自去干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这世界的一百年内不可能。而她在被立为世女后一心捣鼓农业,对朝臣们来讲威胁性也小了很多,然而暗地里,玲珑的人还暗查了各个世家名下的土地情况,这可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天底下有三分之一的地,都记在世家名下。
而余下的三分之二,皇室又占据了一部分,再余下的土地,还要除去有功名在身可以免税的人,一个族里出了一个秀才,其他人都靠过来把自家土地挂在这秀才名下,如此便可免税,而每年所收的赋税,则都是从剩下的那些百姓手中拿来的。
为何从开国到现在与蛮子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都不能赢?是缺精兵还是缺良将?
都不是。
缺的是物资。
缺的是粮草兵饷。
开国后本就由于战乱国库空虚,蛮子屡犯边境,没有充足的军需拿什么跟人打?只能把人赶走而不能彻底诛之。玲珑到了边关,除却一开始震慑住蛮人,也花了两年时间逐渐建立商市,说白了,干什么都需要钱,没钱都是白搭!
太子想要实现千古一帝的抱负,想要改革变法,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有钱,否则便是独木难支。皇帝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他软耳根归软耳根,但哪个帝王不想做出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皇帝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世家的存在宛如附骨之疽,不彻底铲除,早晚会闹出又一个乱世来,只有一位铁血果断的帝王登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将朝堂大换血,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否则这样拖下去,兴许还有百年兴盛,但也仅有百年,不会再多了。
每一任不作为的帝王,留给下一代帝王的,都将是一个又一个无法挽回的烂摊子。
太子想要改变现状,就不能耽于情爱,因为他肯定会非常、非常、非常地忙,而玲珑需要无时无刻的陪伴。
尤其是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后,皇帝愈发与太子离心,还做了好几个糊涂决策,甚至连皇后那里都很少去了。
管赤折了之后,德妃与大皇子顿显弱势,恰恰是这种弱势让皇帝觉得他们没有威胁,他看着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出色,又年轻力壮的太子,心中生出了对死亡以及苍老的恐惧,他想起当年先帝驾崩,自己心中除了悲伤,更多的却是喜悦,满心以为能够成就一段霸业,谁知登基后才知道有些事,哪怕身为帝王也无能为力。
太子呢?
太子心里是不是也很期盼自己这个父皇驾崩呢?
德妃与大皇子又在边上煽风点火,皇帝因此当众训斥了太子数次,都是当着百官的面,一点余地都不给。太子每回都默默地受了,他其实也很受伤,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