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671 考察基地(2 / 5)

08年,金融高度自由主义终于迎来恶果,次贷危机爆发,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一年美国国债直接突破十万亿。

接下来自己国家还要忙于维持自家的威严,只有从全世界掠夺才能保证美国不衰落,就这样等到他出狱后看到的数据便是现在美国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美元。

32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

把目前美股市值最高的公司从高到低往下排,前五十名全部加起来,还不够补足这个缺口。

这特么风险高吗?

没人觉得!

真要说高风险,格林·特鲁曼觉得美国目前奉行的产业空心化才是最大的问题。

美国的精英们通过全球化布局产业分工,掠夺全球的廉价劳动力来创造最大价值,美国本土试题经济萎缩,中等收入群体萎缩,这才是真正的风险。

如果美国能像五年前那样,保持科技领先优势,将自身掌握的科技以专利授权的方式租给全球,坐等收利,其实还是能继续坚持下去的。

但问题在于现在世界科技中心明显已经开始了转移。

量子智脑的出现已经让宇馨科技所在的华夏开始逐渐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虽然现在看起来还不明显,那是因为现在他手中的资料还没有曝光出去。

所以在格林·特鲁曼看来,美国金融风险早已经大到突破边际了。

就算他的操作最后真的暴雷,对于整体的风险并不算什么太大的影响。就算这些操作跟次贷危机一样,造成了大面积的影响,那也绝对不是他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自由金融主义,解放了金融的天性,当然就应该一直走下去。

只要他在规则中来进行操作,就没有人有资格来指责他。

就算要指责,应该来承受指责的应该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他这个冲浪者。

当然最让格林·特鲁曼感兴趣的还是这份计划中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可操作方式。

唯一让他不太理解的大概就是,其实凭借这些领先其他公司起码一个时代的技术,如果想要技术变现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要走美国的老路,慢慢的技术授权,十年、二十年下来,即便算上可能的通货膨胀,从B端赚取的利润也一定会超过这些计划。

这多少让这些在金融市场搅风搅雨的计划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除非宇馨科技有近期需要用到大钱的项目。

好吧,这其实并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事情。

所谓的疑惑只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就直接被格林·特鲁曼放下了。

他才懒得节外生枝呢。

宇馨科技近期是否需要钱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要做的是赚钱,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