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始作俑者(3 / 4)
快速给出应对,大概就是她这三年里的收获。
付出的代价则是少了当初工作时的激情,觉得非常乏味了。
《名家有话说》的收视率,说实话在综艺频道并不是什么大火的节目,一周一期,时间是在周五晚十点。
收视率基本维持在0.6%左右,不算好,但也不能说太差。
毕竟这是一款比较严肃的访谈性质节目,邀请的又都是在普通不太熟悉的专家,自然没法跟有明星加持的大综艺相提并论。
不过听说现在那些流量明星也不太吃香了,通告的价格一个赛一个的低,甚至已经传出有些明星哪怕不要通告费,也愿意上一些综艺节目只为了保持曝光度。
提到这事,就不得不提这次他们节目邀请的嘉宾王宇飞了。
正是馨系统里面自带的全民偶像早就的这一局面。
相对于那些工作室、传媒公司为自家艺人量身打造的人设,现在的年轻人明显更喜欢自己为自己的偶像设计出一个人设来。
在这一过程中,当年轻人意识到脱离那层高高在上所谓偶像的外衣,现在充斥在媒体上的大部分所谓流量明星,其实就是跟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甚至就连相貌也可以是后天修补的,还不如自己完成偶像的人设,满满的参与感。
这大概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跨界打击。
谁能想到华夏刚刚兴起的粉丝经济市场,竟然被一家高科技企业给打击得支离破碎。
不止如此,还有那个逆天到没朋友的文娱翻译机。
已经惹起了全民拍片狂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无数搭载了全民偶像的小视频已经开始全面霸占抖音、B站等视频媒体的内容,在为了让自己设计的偶像拥有曝光度这件事上,粉丝们依然有极大的热情,他们可能不像那些大公司,有能量让自家偶像上综艺接大片,但是花费些精力跟电脑的算力,用文娱翻译机拍些小故事去宣传却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
不止如此,甚至已经开始有专业团队利用文娱翻译机,聘请全民偶像中的角色制作连续剧跟网络大电影,其中不少反响还不错。
不少人表示虚拟偶像的演技竟然表现得可圈可点,甚至要远胜于很多流量明星。
这就更可怕了。
找流量明星拍电影,耗资巨大,观众还不一定买账,全靠粉丝根本撑不起来制作成本。
但是用虚拟偶像加文娱翻译机来拍摄,首先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全民偶像的粉丝们因为大都没想过要从运营偶像获利,更希望的是能通过种种手段增加偶像的曝光度,从无数虚拟跟真人偶像中脱颖而出,所以基本上如果哪家文化企业想要借用这些虚拟偶像的形象几乎是零成本,只需要支付平台一定的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