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511 合作的条件(2 / 5)

得看了王宇飞一眼,这才一板一眼的说道:“美科院那边联系了几家大公司,还有自家赞助的量子研究院跟一些知名大学的量子实验室一起成立了量子计算机产业联盟。我看呐,这联盟就是针对你们成立的。”

说完,潘文悦心底却在苦笑。

显然王宇飞这边的成就的确把老美给逼狠了。

要知道几个月前,IBM还站在王宇飞这边DISS谷歌所谓的量子霸权就是个伪命题,谷歌发布会上演示的量子计算机成果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由此便能想清楚这些国外的高科技公司在量子计算机开发这块的竞争本就处于白热化的地步,双方的关系可半点都不和谐。

但美科院依然能让这些公司都团结起来,结成产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跟准入,必然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跟心思。

如果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估么着没谁会想到去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哦!”王宇飞随意点了点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在对方的量子计算机没能问世之前,所谓的产业联盟就是个笑话,对面就算有再多的公司跟研究团队加入,也得先把成果做出来,才能形成技术垄断优势。

不过这显然很难。

“你好像不放在心上?”潘文悦说道。

内心却在感叹着,其实王宇飞的确可以不太放在心上。

但这显然不符合华科院的利益。

“其实我觉得这样把所有研究团队捏合在一起,短期内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恰好相反,还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让科研人员思维变得混乱。”王宇飞摊了摊手说道。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是的,我的确不太放在心上?

潘文悦沉吟片刻,硬着头皮问道:“嗯?怎么说?”

王宇飞答道:“我在做小智之前了解过包括微软、IBM、谷歌、英特尔跟D-Wave这些公司的研究方向,他们的研究人员有很多论文发布在科技期刊上。仅仅这五家公司,就有四种不同的发展方向。D-Wave目前推出的量子计算机主要是利用隧穿效应,暂且不谈,其他家研究基于微电子制造技术实现量子计算的,有希望通过量子纠缠获取信息的,有离子阱制造量子比特的,还有花大精力研究超导材料的。”

“虽然发展路线不同,但所选择的方向大都是基于自己的优势。比如英特尔,选择微电子制造这条路,跟它在芯片研发方面的技术积累一脉相承。这个时候如果要进行技术分享,问题就来了,分享到哪一步?很多条路本就是死胡同,但是已经投入太多了,也没法放弃从头再来,前期肯定会非常混乱。”

潘文悦无奈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王宇飞说的都是事实。

都是干这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