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节(3 / 5)
些砖瓦房大多建造在八十年代,那时候他们这里的人刚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家里也有了余粮,有些人活络一点的开始做点小生意,每天就都有了进项,家里富裕一点的,就盖起了二层楼的砖瓦房,以后再富裕一点,就搬去永青或者彤城市了。
三十来年的老房子,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很旧了,李敏丹和他丈夫蔡文明打扫了大半天,总算还能住人。他们隔壁就住着村长一家,见他们刚搬过来,冷锅冷灶的,就喊他们上自家去吃饭。
第二天一早,李敏丹跟村长媳妇到街上去买锅碗瓢盆,蔡文明就带着儿子收拾他们家边上的一块空地,在老村长的帮助下,用一些木棍木板草帘子,支起了一个简单的牛棚,村长跟他说牛王庄的水牛都灵得很,别说走丢了,要是来个不认识的人,拉都拉它们不走。
下午的时候,村长夫妻俩坐在院子里编篮子,李敏丹他们也跟着学了,学了半天功夫,大概也能编出一两款简单的篮子,不过村长媳妇说他们这篮子编得还不够整齐,拿去交货,大概也只能拿到一半的工钱。
傍晚他们去肖树林他舅妈家里交货领料,果然被她把那几个篮子给挑了出来,只算了一半的工钱给他们,村长夫妻俩的篮子倒是基本都通过了,就是有一只编错了花纹,也只拿到了一半的工钱,听说这些有问题的篮子放在镇上的超市里当瑕疵品卖,价钱也很实惠,在村长他们的引荐下,李敏丹他们也顺利领到了一批材料。
第三天,蔡文明独自去永青购买了六千斤大米,李敏丹带着儿子把他们那辆车子开上了牛王庄,夫妻俩把车子和大米都给了老周,签了合约拿了收据,领着两头大水牛,一家三口慢慢沿着静谧的盘山公路,在阵阵凉爽的山风中,慢慢走回家去。
下午,他们沿着自家附近的山路,把两头水牛放到了坡上已经荒了许多年的梯田里,李敏丹和她儿子就坐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她带了一些打包带出来,这会儿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编篮子,她儿子就坐在旁边给她递递剪子什么的。
蔡文明挥着一把锄头,用生疏僵硬的动作翻地,这些梯田的面积实在太小了,连犁都用不了,只能用锄头翻,所以今年山下的田地几乎都有人耕作了,坡上这些地却依旧无人问津。
蔡文明打算把这些地翻出来,种点蔬菜大豆什么的,秋冬的时候还可以多种点大白菜,到时候他媳妇可以用它们做一批泡菜,等到寒风呼啸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可以围着火炉,就着热乎乎的泡菜汤吃白米饭了。
260
260、最新更新 ...
交牛那天,胡群峰他们一群人和跟着一块儿去凑了个热闹,扛粮食的扛粮食,挑牛的挑牛,整个场面闹闹哄哄的,直忙活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王家庄的人这才各自牵了自家的水牛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