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重燃信心(3 / 4)
到舒志诚的面前。
站长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接过焦凤梧话题:“这场雨虽然来势迅猛,但应该很快就会全部散去,我估计最多一个小时,就该停了!”
说到这里,他还想起什么补充:“对了,我问过了,咱们的人手占优势,又由王组长和方组长亲自带队,料想问题不大。”
吴锋剑学识渊博,一些历史讲起来如数家珍,他的一番开导,让舒志诚心中豁然开朗、重燃信心。
今日之国人不会忘记宋朝的‘靖康之耻’,依然能感受到宗泽连喊三声‘过河’而死的无限悲愤,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念兹在兹,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报国壮志。
革命是残酷的,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先进的思想、主义和政党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残酷的斗争实践中磨砺而成的,是在长期的革命中淬炼而成的。
“人你可以见,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万莫要小看了对方,他虽然年轻,但能够在临城站这样的情报机构混得风生水起,绝对不是一般人!记住,你和他只是普通的见面,不要主动打听任何事情。”
咱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军队,而且是一支打不垮、拖不烂、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队伍。
再说了,彭浩良在临城调查室说一不二,但在他面前,还真不够看的。
临城调查室为了营造震慑的氛围,在宣传上没少下功夫,消息传的范围很广,组织上应该还有不少的人去现场查看情况,肯定会记下那些牺牲的烈士们的姓名。
焦凤梧靠回沙发上,手指一点桌上点心:“你年纪轻,饭量大,多吃点,我敢说你们站里厨子做出来的吃食,跟这些差得远了。”
舒志诚起身刚要离开,便听到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不由地心中一紧。
吴锋剑看着舒志诚的脸色,也知道是什么原因,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焦凤梧疑问的目光中,黄威摸摸脑袋回道:“电话是三分钟之前打过来的,打电话的人语气急促,没有说完就去抓人了。”
略微一顿,吴锋剑又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宋朝历史中,我们既要学习经济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更要反思和汲取军事上屡战屡败的惨痛教训。
吴锋剑接过稿纸,仔细的查看了一遍,打开抽屉也拿出了一张写有钢笔字的稿纸,相互对照地看了起来。
舒志诚的眼睛一亮:“满江红?”
……
由此观之,《满江红》的写作年代,当在北伐无望之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随后他站了起来走到窗边:“这雨还真大啊,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宋朝的多数皇帝和官员们没有想着重振国威、建强军队,而是一次次割地纳款、俯首称臣,一次次乞求和平、卖辱求荣。
你要相信,我们终究会胜利的,革命是会成功的。我们的革命工作是艰苦的,这就要有流血牺牲的精神,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