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76章 接头任务(2 / 5)

自从上海一别,两人已经又整整三年没有见过面了。

此时距离火车到站还有小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出站口已经站满了前来接站的人。

有一次他曾经对舒志诚说,过去的都过去了,死了的亲人再也活不过来了,自己这个活着的人只能是争分夺秒地为组织多做一些事情,这也是逝去的亲人所希望的。

不一定非要看到特务的身影,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

能够看到出自自己只手的机器和零件用于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件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的事。

老段穿了一身跟舒志诚同样颜色的长袍,手里拎着一只中等个头的旧棕色皮箱。

舒志诚脱下西装,开始换长袍。

长袍是市民上最普通的样式,没有任何的标识,很容易买到。

出站口的安全情况由舒志诚提前侦察判断,并通过手势告诉老段。

老段一直在上海搞工人运动,妻子既是他的伴侣,也是战友。

老段目光在卖烟小贩的身上只是停留了一瞬而已,微微叹口气。

傍晚时分,化名为叶吉青的舒志诚在学生们放学后便早早地回到了家中。

否则的话,这种接触方式是不会引起旁人注意的。

哪怕接头的时候不会接触,甚至不能说话,但是只是一个不经意将的眼神,也是对彼此最大的鼓励。

临城站又称清远站,一开始在清远门外,老百姓抱怨坐火车还要出城,不方便。

所谓的表哥,极有可能是荣德基的上级。

吴锋剑还特意叮嘱他,在火车站见到老段的时候一定要耐住性子,切记不可直接上去相认,一定要百分之百确认安全之后再在馄饨摊见面接头。

“荣德基,我有个提议,你想不想听听?”

可以听见弄堂口修鞋的刘阿四和卖炒栗子的老李叔一边收摊一边聊天的声音。

一个穿着衬衣的小平头将烟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灭,请示说:“队长,抓人吧?”

这本来没什么,可让舒志诚感到诧异的是,小贩在卖出一盒哈德门的时候,眼睛不是盯着客人数钱的手,而是朝着出站口的方向张望。

舒志诚踮起脚尖翘首望去,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老段。

一双儿女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跟随父母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

淡灰色的长袍穿在他的身上,再配上一副金丝眼镜,更加衬托的儒雅气质。

据说,这皮箱是老段结婚时妻子从娘家带来的,这些年一直被老段带在身边,成了他思念妻子的念想。

渐渐的,方如今的声音越发地低沉。

好不容易等到了列车到站,出站口的人流像是泄洪的闸口一样,瞬间就奔涌起来。

刘阿四就说当门神受人敬仰,有什么不好?

老李叔就用眼睛狠狠地瞪他,意思是,你懂个屁!

总之,刘阿四喜欢的,老李叔肯定不赞成,两人守在弄堂口摆摊摆了十几年,拌嘴也拌了十几年。

这样的称呼,舒志诚也曾经半开玩笑的跟他们二位说过,刘阿四听了哈哈一笑,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个称呼。

同样,老段也会通过摘下帽子扇风来向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