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我叫杨冬(2 / 4)
青山并没这么做。
如今,他的《土行之拳》已经创出第八拳,按照滕青山朦朦胧胧的感觉,创出第九拳,就能踏入虚境!可是……《开山三十六式》的石刻,特别是那接连的三幅,是同时蕴含土行之道、金行之道、火行之道的。
要想从四副石刻中感悟《土行之道》,滕青山必须在《金行之道》和《火行之道》上也有足够的成就!
当然……
滕青山也可以不靠四副石刻,单独自己去感悟天地,创出第九拳。可这样也有好有坏。
不研究四副石刻,那么就没有捷径可走,进步速度会慢。可同样,专精土行之道,不浪费时间在火行之道、金行之道,会节约时间。两者结合……根本算不出,这么做是快还是慢。
研究四副石刻,则三道皆有成就,相辅相成,耗费时间而且还不一定慢。
“若是没有四副石刻,我估计会选择专精一道,先达到虚境!可是,我有四副石刻……那就连其他两道同样认真琢磨吧。”滕青山心中打定主意,不得不说,禹皇很厉害,将一式能分解成数十招。
也不得不说,滕青山前世就是宗师,今生创拳法,眼界、悟性都极高。
教导的厉害,学的人也强。
两相结合,滕青山进步达到一个骇人地步。
******
滕青山从云梦古城回来一个月后。
天空中雪花飘飘,神斧山下官道上却是人来人往,作为天下第一大城‘南山城’周围四条要道之一,即使是下雪,往来人依旧很多。
一名胖乎乎少年正握着一竹竿,一脚深一脚浅行走在官道旁的积雪上,他穿着厚棉袄,带着灰色毡帽,背负着一柄短刀。走了好一会儿,便抬头看向个前方神斧山,嘀咕道:“神斧山北边的树林内,月牙形的湖旁?”
当即,这胖乎乎少年撑着竹竿,离开官道,朝不远处树林走去。
……
今天滕青山难得出了山腹,李珺更是开心地准备了一座丰盛饭菜,在这雪花铺天盖地之日,在屋内,滕青山他们几人吃着热腾腾的饭菜。
“滕大哥,大概还要多久,我们回九州啊?”李珺询问道。
“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两三年吧。”滕青山笑道。
旁边端着饭碗的小萍疑惑道:“大叔,九州到底在南边多远啊?”
“挺远的,比当初那黑铁河刘家所在的岛屿,还要远的多。不过咱们赶路,十天半月就能赶到了。”滕青山笑道,滕青山在心里加了一句,“十天半月,那可是乘坐六足刀篪,所需要的时间!”
对,回九州,滕青山计划就是坐在六足刀篪背上!
以六足刀篪惊人的身体长度,背上就算坐上十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