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9节(4 / 7)

钧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外面天色已经亮了,炖在厨房里的骨头汤弥漫的香味布满了整个房间,勾人食欲,乡下土生土养的黑猪筒子骨,骨髓含量高,炖出来的汤也格外的鲜美。

苏钧炖的时候只要放了一些生姜片和盐,这样最大限度上保持了原汁原味。揭开锅子,奶白色的汤头,香味迎面扑了过来。过滤掉汤面油脂,苏钧把汤盛了出来分成两份,一份待会儿下面做汤头,另一份晚上的时候用,熬汤的筒骨已经没有了味道。苏钧准备晚上的时候把留下来的这份老汤放入另一只新鲜筒骨,再配着新鲜野菜和南瓜花,放一点点盐和胡椒。这样汤鲜而不油,骨头香脆可口,野菜清新去腻,一道菜三吃,那才叫美味。

煮好了面条搁在熬好的汤头里,不需要再放任何的调料,撒上几粒葱花就能上桌,达达喝完了最后一口面汤,靠在椅子上,满足的摸了摸圆鼓鼓的小肚子,“好好吃。”

苏钧看了一眼达达面前放着的空碗,那是一个叫空,干净的和洗过似的……他放下了碗,收拾好了桌子,帮达达拿着小书包,“走吧,咱们要去幼儿园了。”

今天是周五,幼儿园上到两点就放学了,掐着时间刚好他从苏家回来可以接达达。

苏钧送完达达回来,一个上午都在仓库里打包,一直到十二点才放在手中的工作,老太太现在和他大伯一起住,前几天他大婶就打过电话,问候了几句之后就说了今天做寿摆酒席的事情。

酒席从十二点开始,苏钧不想去的太早,到那里的时候十二点半刚好,送点钱就回来。

苏钧的奶奶陈梅花是个非常强势的老太太,当年她的丈夫从朝鲜战场回到家乡,李梅花才不到二十岁,拖着苏钧的大姑和大伯,一路辗转,硬是从隔着两个省的距离一路寻了过来,中间的艰辛可想而知,竟然也熬了过来。老太太在家里从来都说一不二,丈夫死了之后,也许是年纪大了看事的心态发生了转变,性格稍稍软化了些。

苏钧以前和老太太住过几年,但是对老人的印象实在不怎么样,不客气的说,当初要不是因为老太太,他父母的关系也不会到后面的不可调和。

他很有印象的一件事就是老太太居然怂恿自己的儿子打老婆,当初父亲的家暴何尝不是因为老太太添油加醋,后面父母离婚了,老太太还挺开心的。

再后来苏应声取回来的李珍,也是老太太物色的,李珍长得比较小巧,其实还挺漂亮的,爱笑,说话细声慢气的,有种文雅味儿,当时又在一个单位当会计,老太太当时满意的不得了,不光是老太太,苏家全家都很满意。

所以他父亲再和苏钧母亲离婚不到一个月,就兴冲冲取了另一个个女人进门。

苏钧那会儿才五岁,心里想当然排斥叫一个认识没几天的女人‘妈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