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叫好不叫座,新情况(2 / 4)
两人在清河县呆了五天,然后就返回了队里。
方唯随后去找了徐广生,告诉对方二队的谷仓里还积压了8万斤杂交水稻稻种。
“徐书记,我寻思杂交水稻的推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不如我这边先卖出一部分稻种,一方面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另外也可以节省储存费用。”
徐广生还以为方唯找他,是为了推广杂交水稻的事情了呢,结果却是受不了库存压力想变现。
他觉得这样也好,省得打击对方的工作积极性。
“你还是留个两三万斤稻种,剩下的可以卖掉。”
有了徐广生的背书,方唯从公社出来之后就联系了收购站。
收购站听说是新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稻种,刚开始还不愿意收。毕竟没有经过大规模种植检验的稻种,他们多少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可就在这时,收购站的上级单位传来了消息,让他们只管收购,而且杂交水稻稻种的价格还可以上浮一毛钱(每斤)。
二队随后卖了5万斤【南光二号】三代稻种,自己留了3万斤稻种。
收购站破天荒的给出了每斤1.18元的价格,一共给二队付了59000元的现金。
5万斤稻种当天就转运去了清河县,可见常温元还是很有办法的。
元旦前。
队里的水利设施整修完毕,所有农田的水渠都已经打通,从而连成了一体。
工程结束之后,方唯决定分鸭子。
一共600只麻鸭分给了全体社员,将近300人都有份。
【产出麻鸭,点数+2400,总点数:452095点。】
鸭子是为过年准备的,虽然分的有点早,但社员们拿回家养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
不知不觉,这一年又结束了,迎来了66年的元旦。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好在队里黑社员们供应了蜂窝煤,大家的日子还不至于太难过。
煤矿现在虽然不能从二队这边搞稻谷了,但以前的交情还在,人家依然按照平价卖给了二队煤炭。
最近报纸广播的风向露出了一些苗头,方唯心知肚明,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当然,一些风浪却刮不到二队这种偏远的地方来。
大家该干嘛干嘛,都在为过年做准备。
过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杀年猪,方唯决定今年宰杀10头猪,让所有的社员都过一个好年。
就在这时,唐泽带人视察了瑶岭公社。
瑶岭公社是唐泽曾经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他从基层起步,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首先,他在公社听取了徐广生等人的工作汇报。
当听到方唯搞出来的【南光二号】稻种遭遇冷落,二队为了降低库存压力、把一部分稻种卖给了收购站的时候,唐泽皱起了眉头。
“不是说杂交水稻的亩产过千斤了吗?为什么没多少人愿意种植?”
“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承担风险,就拿下塘大队来说吧,二队负责培育【南光一号】和【农垦58】三代稻种,其他的生产队负责生产次一级稻种,大家都有不错的收益。
现在要是突然更换稻种,之前形成的利益链条就被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