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2 / 4)
坡地上将种植黄豆。今年不种糯米了,家里还剩下不少糯米,如果不酿米酒的话,糯米的消耗量并不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队将大量的稻种卖给收购站的事情,在县里传开了。
受到触动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在看热闹,并没有意识到来年的稻种供应会起波澜。
唐泽这段时间去了省城学习,现在的通讯是老大难问题,等他回来,有些事情已经朝着他预想不到的方向在发展。
“临县开始大面积试种【瑶岭黄豆】?”
方唯搞出来的高产黄豆在本地叫好不叫座,哥哥生产队种植的数量很少。
结果收购站收购了7000斤黄豆种子,全部卖给了临县,人家开始集中试种。
据说种植的效果很不错,下一季还会扩大种植面积。
临县相比本县的自然条件要好很多,地形要平坦一些,耕地也多,所以更有条件搞副业。
“是啊,县里不少公社因为稻种换购价格的事情,孤立了人家方唯,之前更是没有一家生产队去方唯那边换购稻种。
方唯随后将5万斤稻种以及7000斤黄豆种子,卖给了收购站。收购站自成体系,不仅把黄豆种子调拨到了临县,甚至将【南光一号】稻种也调拨了过去。”
有工作人员详细给唐泽说了这件事情的始末。
唐泽听完忍不住摇头叹气,这特么简直是“墙里开墙外香”,县里的有些人是猪吗?
他从基层起步,对于基层的一些顽疾心知肚明。
但他调到县里还不足一年的时间,很多工作都没有理顺,心有余而力不足。
没办法,他只好去找薛宇民。
“工作遇到困难了?先不要急,咱们做工作首先要找到牵牛鼻子的那根绳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接下来就好办了。”
薛宇民很淡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波三折的,稻种推广也一样。
怎么才能达成目标呢?得让各个生产队自觉自愿的接受,等他们尝到了甜头,优质良种才会深入人心。
各种的闹腾都是表象,酸甜苦辣要让他们自己尝个遍,最终他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我们作为干部,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还是要有正确的引导。你呀,前段时间是有点急功近利了。这方面你应该向方唯学习,小同志就做的很好嘛。”
薛宇民劝唐泽不要急于求成,可以等一等再看。
唐泽若有所思,这才发现,方唯似乎比自己想的更长远。
清晨。
方唯带着两只猎狗上了山。
他不是去打猎,而是去查看深山里的油茶树和板栗树。
路过枇杷林的时候,他也专门去看了一眼,惊喜的发现枇杷还有几天就可以采摘了。
“今年板栗树的结果情况不错,油茶树同样很不错。”
队里的劳动力就那么些,想把深山老林的枇杷、油茶籽和板栗都采摘回去也不现实。
有组织的采摘活动,只能是采摘油茶籽,另外两样就看个人吧,也就是谁采摘的就归谁,不搞集体行动。
方唯正在【育林区】培育的板栗树苗和油茶树苗,已初见成效。
等下个月就可以进行移栽,然后继续培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