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99章 赶鸭子上架,当队长(2 / 4)

走在前面,早上离开的时候,孙道人给了关崇阳一个包裹。

里面有什么他不知道,但真的很重。

盘莲在飞水潭和他们分开,直接回了寨子。

方唯和关崇阳回到村里,天都黑了。

“老三,师弟给我的东西你帮我保管着,要是哪一天我不在了,它就是你的。”

方唯把关崇阳送到家,刚想取出对方的东西,却被老爷子阻止了。

老爷子让他把包裹带回去帮忙收好,却没有说包裹里面是啥。

方唯也没有问,背着背篓就回到了家里,将包裹和那两根金条藏在了一起。

随后才去大哥那边吃饭。

时间匆匆。

大家又迎来了秋收的日子。

首先是试验田开始割禾,20亩的【农垦58】粳稻全都收割完毕。

试验田里还有一小块地种着“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个需要再等一等,这可是来年培养“不育系”的关键。

郑先发一直关注着【农垦58】秋收的产量,等回头他需要了解一下瑶寨那边种植【农垦58】的情况,才能决定来年的晚稻是否会尝试种植。

当然,他更关心的是大田秋收的产量。

时间不长,试验田的统计数据就出来了。20亩【农垦58】的总产量是14760斤,亩产为738斤,和上一季几乎没什么区别。

【采收农作物,点数+14760,总点数:35137点。】

接下来,大田开始收割,整个生产队的人都等着最终的结果。

数日后,郑先发在谷仓这边宣布了产量数据,亩产为498斤,总产量为99600斤。这个数据较上一季有小幅的提升,但方唯却明白,这已经达到了大田的种植【南光一号】的产量极限。

其他生产队的情况还不错,凡是使用了【南光一号】三代稻种的,亩产基本上都在450斤-500斤之间。

使用了二代稻种的,产量就没有高过400斤的。

如果是自己留种,产量还会递减5%-10%左右,目前看来影响不明显。

但放到整个公社,整体的水稻产量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毕竟从夏种才开始大面积推广【南光一号】稻种,现在正是出成绩的时候。

唐泽最近每天都喜气洋洋的,等所有的数据统计完毕,他去了县里向领导们做了专题汇报。

薛宇民非常高兴,马上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南光一号】稻种。考虑到当年的种子情况,具体执行可以分两步走,最晚到明年夏种,各生产队都必须更换高产稻种。

接下来,瑶岭公社在县里就出了名了,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就连郑先发和方唯都得了一摞奖状。

县里推荐方唯参加全专区的“先进社员”评选,二队也进入了全县“先进生产队”的评选名单。

更劲爆的消息随后传来,唐泽调到了县里,担任薛宇民的副手。

“老三,你辛辛苦苦搞出了【南光一号】,倒是别人乘风而起,你就捞了一堆纸片片。心里有没有不舒服?”

关崇阳人老成精,一看就看出来唐泽是借了方唯的光,才笑到了最后。

方唯耸耸肩,表现的很淡定。他只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