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228八卦时间(2 / 3)
了。
类似于亲传弟子和外门弟子的区别。
但是呢,“你为什么这么怕你大师姐啊?”
文英是杜教授的第一个学生,是真正带在身边培养那种,不是讲课拿毕业证的,很厉害。
“我那是敬重,是尊重,是热爱1齐若木声音越来越高。
但是跟文英已经隔了十年。
看着就不像嘛。
就是这么点儿事。
然后嘛,齐若木就说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话没说完,眼前竖起四根中指。
以及时娟在活动手腕,“老板,能动手不?最烦这种谜语人了。”
骆一航直接用行动回答了她,骆一航上脚了!
——
原因嘛,就像齐若木说的那样。
起因是文英是个天才。
在跟随杜教授学农之后,又跑去自学了计算机和应用数学。
都不是双修,是三修,还是跨度那么大的三修。
那可是十几年前啊,正是学农就等于以后去种田,毛希望都没有。
计算机是大热门,而应用数学关联的是金融,更是大大的热门,全是来钱快的行当。
给杜教授气的,还以为他千挑万选的大弟子耐不住寂寞要转行呢。
文英也是,没学出门道来什么都不说,一问一个不吱声。
师徒俩隔阂就产生了。 一直到很后来很后来了,文英突然申请了出国进修,临走之前才跟杜教授坦诚了。
她从来没放弃农业,并且选择了育种4.0作为主攻方向,她学农,就是受到了吴明珠院士的影响,以吴明珠院士为灯塔,想要跟随吴明珠院士的脚步。
所谓的育种4.0,就是最前沿的育种方向。
育种1.0是附带选择,一万年前就有了,农作物种出啥算啥,然后从中挑选出好的当种子继续种。
一代一代慢慢改良这样子。
育种2.0是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之后。
开始人为选择杂交探索,利用杂交优势育种。
3.0是分子标记和基因组测序技术成熟之后。
知道了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遗传距离,相似度。
以此来构建育种分离群体的杂交组合。
转基因就是这个阶段的其中一个分支。
而4.0属于未来。
应用基因型大数据、表型大数据、环境大数据和系谱大数据进行大量计算机模拟,智能设计适合特定环境的、用于构建育种分离群体的杂交组。
在田间测试之前,就模拟出新品种的生长状态。
甚至可以大力飞砖,不管什么组合,先模拟上一百万次,总能筛选出几个好东西。
但这需要高度信息化和大数据。
预计10到15年后进入成熟阶段。
而文英,是在十年前就敏锐察觉到了未来,并进行了准备。
从文英说出自己的理想那一刻起,杜教授其实已经坦然了,还很骄傲。
但是毕竟这么多年的隔阂已经产生,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所以俩人就还别扭着。
“所以说,杜教授是研究土壤的,收了两个弟子,一个跑去研究育种,一个研究肥料,全都背叛师门了?”骆一航果断发现了重点。
齐若木牙根底下蹦出一个字:“滚1
然后他自己想了想,也乐了,“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